分卷(44)(3 / 4)
大朝会之后过半个月便是元宵,接着就要举行贡举。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等科,但历朝皆只侧重进士一科,故天下士子趋之若鹙。
《论语》《春秋》礼记》弃置桌边,这些是她少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恰恰好进士科考这些。
李少怀捧着《国策》时务策五道,观唐时科举,以儒家与史相结合作论...
官家虽好道,但儒家终是国教,你想提名金榜,就不能意气用事。她将一杯冒着热气的茶递给李少怀。
诸子百家,不管哪家,皆有利弊,只有权衡利弊,取长补短用之方才长久,秦以法夺天下,天下定仍以法治天下,焚书坑儒,梁木倾倒便使得巨屋塌陷,又如当今重文轻武,致使雍熙北伐惨败,不仅燕云十六州未能收回,且使得杨业老将军绝食而死。满腔怒火,已无心于茶。
就知道李少怀一旦有入仕之心就不会安于现状,晏璟将茶杯稳稳放下,直视着她,所以呢?
你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她将桌上的茶具推至一边,摊开了一张羊皮卷,燕云十六州皆为险要之地,乃我中原北部的屏障,失去这一屏障,意味着门户大开,使我整个中原都裸露在他族的铁骑下。
自高粱河一战宋军惨败后,败的不仅战争,更是人心,燕云百姓的心。想要收复,谈何容易!
不试一试,如何知道?李少怀注视着地图上的东京城,□□裸露在了契丹版图之下。
你,看到了什么?晏璟看着她有所思的样子,神凝,眼中生有惶恐。
若不收回北方,契丹人的铁骑终会有一日踏入东京,我看到了...东京的沦陷。
突然,李少怀失真一笑,东京城破,宋亡,我应该高兴才对!
李少怀沉着呼吸,颤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以及李少怀伤秋之心,让晏璟不禁替她深深担忧起来,这些陈年往事,皆化作古,当初李刺史将你送入长春观只是希望你能平安的成长,师父不让你入仕,不让你来东京,就是怕你执念太深。
东京只是一座城,皇宫也只是一座宫殿,任时间流逝他都不会变动,可以阻止李少怀入城,却阻止不了城内的人出来。
如今,困住你的不是执念了。
困住她的是爱恨交织的矛盾,这比执念更令人痛苦,开宝八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逼进常州,六月会师灭南唐外援,同月围金陵,昼夜攻城,致使金陵尸横遍野,十二月冬,金陵失守。
当年,祖父欲求和以缓金陵百姓安危,赵光义说的便是这句话!寒冷的风从独开的东窗吹来,将她额前的几根发丝吹乱,凌乱下的眸子里,泪光闪烁,三十年的今日,是金陵城破,南唐国灭之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少怀皱起眉冷笑,笑得让人发凉,渐渐笑止,闪动着眸光,这句话真是
你...与你父亲太像了!情深不寿,多愁之人亦是。
金陵城破已隔三十年李少怀尚且不能走出来,那么她的父亲呢,南唐太子李仲寓幼年丧母,弱冠之年丧父,其壮年时嫡子李正言早猝。
至道二年李仲寓在郢州猝亡,江南百姓闻后父老皆巷哭,后主嗣续殄绝,遗民犹为之兴悼云。
李少怀似乎重走了一遍父亲的路,幼年丧生母,少年丧父。只是她的处境比父亲要好太多,不用寄人篱下,不用整日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晏璟想起了师祖扶摇子的预言,她可是你的良药呢!
早逝的命劫,不是因为她有这个劫难,或许扶摇子早就知道,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背负着国仇家恨,若顺利长成,待到懂得情感之时,会被这些触及内心之事所伤。
对于内心积郁的人,解心之人才是良药呀。
晏璟走至窗边,连那风都停住了脚步。
扶摇子于十余年前在石室仙逝,生前爱极了晏璟这个徒孙,认为她将来会像极自己,于是亲赐道号,选自屈原《国殇》中的一句,终刚强兮不可凌。
或许又因她是介于对弈人中间的提点之人,所以她比谁都看得透彻。 ↑返回顶部↑
《论语》《春秋》礼记》弃置桌边,这些是她少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恰恰好进士科考这些。
李少怀捧着《国策》时务策五道,观唐时科举,以儒家与史相结合作论...
官家虽好道,但儒家终是国教,你想提名金榜,就不能意气用事。她将一杯冒着热气的茶递给李少怀。
诸子百家,不管哪家,皆有利弊,只有权衡利弊,取长补短用之方才长久,秦以法夺天下,天下定仍以法治天下,焚书坑儒,梁木倾倒便使得巨屋塌陷,又如当今重文轻武,致使雍熙北伐惨败,不仅燕云十六州未能收回,且使得杨业老将军绝食而死。满腔怒火,已无心于茶。
就知道李少怀一旦有入仕之心就不会安于现状,晏璟将茶杯稳稳放下,直视着她,所以呢?
你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她将桌上的茶具推至一边,摊开了一张羊皮卷,燕云十六州皆为险要之地,乃我中原北部的屏障,失去这一屏障,意味着门户大开,使我整个中原都裸露在他族的铁骑下。
自高粱河一战宋军惨败后,败的不仅战争,更是人心,燕云百姓的心。想要收复,谈何容易!
不试一试,如何知道?李少怀注视着地图上的东京城,□□裸露在了契丹版图之下。
你,看到了什么?晏璟看着她有所思的样子,神凝,眼中生有惶恐。
若不收回北方,契丹人的铁骑终会有一日踏入东京,我看到了...东京的沦陷。
突然,李少怀失真一笑,东京城破,宋亡,我应该高兴才对!
李少怀沉着呼吸,颤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以及李少怀伤秋之心,让晏璟不禁替她深深担忧起来,这些陈年往事,皆化作古,当初李刺史将你送入长春观只是希望你能平安的成长,师父不让你入仕,不让你来东京,就是怕你执念太深。
东京只是一座城,皇宫也只是一座宫殿,任时间流逝他都不会变动,可以阻止李少怀入城,却阻止不了城内的人出来。
如今,困住你的不是执念了。
困住她的是爱恨交织的矛盾,这比执念更令人痛苦,开宝八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逼进常州,六月会师灭南唐外援,同月围金陵,昼夜攻城,致使金陵尸横遍野,十二月冬,金陵失守。
当年,祖父欲求和以缓金陵百姓安危,赵光义说的便是这句话!寒冷的风从独开的东窗吹来,将她额前的几根发丝吹乱,凌乱下的眸子里,泪光闪烁,三十年的今日,是金陵城破,南唐国灭之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少怀皱起眉冷笑,笑得让人发凉,渐渐笑止,闪动着眸光,这句话真是
你...与你父亲太像了!情深不寿,多愁之人亦是。
金陵城破已隔三十年李少怀尚且不能走出来,那么她的父亲呢,南唐太子李仲寓幼年丧母,弱冠之年丧父,其壮年时嫡子李正言早猝。
至道二年李仲寓在郢州猝亡,江南百姓闻后父老皆巷哭,后主嗣续殄绝,遗民犹为之兴悼云。
李少怀似乎重走了一遍父亲的路,幼年丧生母,少年丧父。只是她的处境比父亲要好太多,不用寄人篱下,不用整日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晏璟想起了师祖扶摇子的预言,她可是你的良药呢!
早逝的命劫,不是因为她有这个劫难,或许扶摇子早就知道,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背负着国仇家恨,若顺利长成,待到懂得情感之时,会被这些触及内心之事所伤。
对于内心积郁的人,解心之人才是良药呀。
晏璟走至窗边,连那风都停住了脚步。
扶摇子于十余年前在石室仙逝,生前爱极了晏璟这个徒孙,认为她将来会像极自己,于是亲赐道号,选自屈原《国殇》中的一句,终刚强兮不可凌。
或许又因她是介于对弈人中间的提点之人,所以她比谁都看得透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