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0)(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够登台祭祀,是莫大的荣耀,能够进行与天子一般的祭拜,则说明了其宗室身份的尊贵。
  亚献毕,再次高呼,终献,广陵郡王赵元俨。
  因为皇六子赵受益太过年幼,经王旦推荐,由广陵郡王赵元俨进行终献。赵元俨乃太宗第八子,因其样貌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为天下崇惮,名闻外夷,大宋无人不知其名,故而被世人称为,八大王。
  亚献与终完毕后退下,由皇帝再次登坛,音乐复起。
  第二次登坛,祭坛上有两小官捧举祭文,由中书舍人跪着诵读,中书舍人为皇帝近臣,权利太大所以不常设,如今此职空缺,由知制诰王钦若代替。
  王钦若读毕祭文,皇帝起身下祭坛再回到小次,亚献与终献亦同此。
  虽重复如此,但是每次都不能懈怠,反而要更加庄重,尊敬。
  第三次登坛,也是最后一次,最为重要,皇帝到坛顶,祭祀官员进奉玉杯,杯中的酒称为福酒,皇帝饮下杯中的酒,下祭坛走到小次前站立。
  亚献与终献完毕退下来站在皇帝身侧也面朝小次,接着由祭祀官将祭坛顶上的冥币,纸帛,玉册从西边的酉阶送下来。
  离祭坛一百多步的南边矮墙门外有一座燎炉,祭祀用品皆被送往炉上的高台。
  焚烧的侍从拿起祭品,高声报告,看到盆火照耀下的大礼使王旦点头后,将祭品依次放到燎炉内焚烧。
  祭祀主管官员和陪同祭祀的官员都庄重的站在自己本位上,祭坛下面的架乐奏停时,祭坛里里外外参与祭祀大典的数十万人都肃然静立。
  静的可让人听见冬风吹响长幡之声,铜盆内的火燃烧旺盛,木柴被烧的滋裂响。
  掌礼官伸长脖子提亮嗓音,高声呼,赞一拜!
  数万人连同皇帝在内齐刷刷的跪下,衣服蹭皱的声音响了片刻有余,到此,这祭祀大典就算圆满完成了。
  近侍们手二百多根持橡烛排列城仪仗队跟随皇帝从小次回到大次,将祭服换回皇袍皇冠再登上大安辇。
  辇是由人抬的,而大安辇与玉辂很像,但是比玉辂还要大,四边垂挂着大带,辇上有陪辇官立候。
  见皇帝登上大安辇,传令官呼唤道:起乐!
  矮土墙外围东门等候的教坊乐队便开始奏乐,先由军乐队奏乐。军乐队,顾名思义。
  一名身穿盔甲的武士上场,手持短刀剑舞着一段名为曲破的舞,此曲乃太宗亲制。
  舞毕后,一名着绿衣的教坊司官员上前进献颂词,随着音乐的奏响,禁军队伍内的乐队也跟着一起吹奏,顿时整个郊坛都被声乐所震动。
  曲罢,仪仗队整装出发。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郊坛回了青城,这时候天还没亮,远远的看去,青城西南方向如一条火红的长龙在滚动。
  回到青城,百官们换上常服进入殿中,大宋官员之多,能够入殿参加朝议的五品以上的官员也多,如今站了满满一殿,手持笏牌齐刷刷的跪下,恭贺道:恭贺陛下顺利完成此次祭祀大典,天佑我朝,万岁!
  赵恒理了理皇袍的大袖子,对今日的这些安排部署,禁军保卫工作的缜密甚是满意,威严道:赐茶!
  偏殿的众侍从宫人早早就备好了温茶,只等候皇帝的令下。
  今日三哥对殿帅您的表现甚是满意呢。
  丁绍文温润一笑,蒙官家器重,不过,臣已经不是指挥使了。
  是与不是?赵衿捂着嘴轻轻一笑,这是学着殿前禁军的喝探,有何关系呢,不过只是称呼罢了。
  长公主提点之话倒是让丁绍文心中微惊,微臣惭愧,是与不是,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官家信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