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6)(3 / 4)
弹劾是在丁绍文的意料之内, 只是张雍自己请罪这一点, 让丁绍文始料未及,如今想开脱, 也开脱不了了。
皇帝性子不似其他两位先帝是从马背上打下的江山,没有太.祖太宗那般雷厉风行, 但是作为帝王, 骂起人来也是让人害怕的。
江南长春观开南派,传于华山,是扶摇子之徒,在道家的地位里只重不轻, 你不晓得吗?
圣人说你是青年才俊,自小聪慧,幼时也养在道家门下, 朕以为你是懂的。
原以为,万无一失,就算李少怀死了之后被发现判错了案子,那也仅是判错案子,他虽会受些小波及,但是不至于影响什么。来日方长,只要抓住圣人与惠宁公主,升迁便会不请自来。
谁知道...李少怀不仅没有死,还让长公主也都出面了,哪里又知道这个惠宁公主会这般看重李少怀。
惠宁公主的情给谁,他并不在乎,但是阻碍了他的仕途,绝不行!
丁绍文惶恐的俯首说着,臣有罪,张雍之错是臣失职,臣想着开封府素来重要,府尹视为储君故而不设,权知一职至关重要,父亲又提及过先帝在时可惜张雍断案之才,一时疏忽大意,才...
圣上,惠宁公主来了。周怀政今日上午挨了板子,下午就强忍疼痛回到皇帝身边当差了。
从殿口就听见爹爹训斥了。赵宛如端手走近,侧身行了礼,柔声喊道:爹爹。
撇头瞧了一眼跪地求饶的丁绍文后,赵宛如内心是窃喜的,不过脸上所表现,是忧思皱眉,是何事惹了爹爹发这么大的怒火?
赵宛如来后,赵恒心情才好了许多,元贞来得正好,今日若不是你发现了,差将酿成大错,张雍是他举荐的人,皇帝又走近丁绍文,又怒道:朝中上下多少只眼睛盯着你呀,枉朕这么信任你,才提拔的张雍,张雍若不经过你同意,能这么般做吗,就算你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也要看清了才是。
赵宛如柔笑了笑,窗外的月色寒芒,她的笑则充满温暖,原来是因为此事,刑部与大理寺相持,与开封府素来都只是分开的,开封府乃京府,案件之多,爹爹又授予了张雍户部侍郎一职,如今已是冬日了,要替来年做准备,是户部最忙的时候,事无巨细,张权知是百忙之中抽身审案,许是盼快些结案回到户部替爹爹您分忧。
而且女儿还听说丁殿帅今日告假是因昨夜抱恙,事发突然,一时疏忽也是情有可原的!
听了赵宛如的话,赵恒的脸色是缓和了些,但心中的暗火却没有消。
丁绍文怔在原地,惠宁公主怎么突然替他求情了,难不成是皇后的旨意...他与惠宁公主不熟,而惠宁公主对他不了解,特意求情不大可能,也只有皇后授意才能如此了。
丁绍文思索着,看来真要如长昭所言,走皇后的这条路了。
赵恒只是表面缓和,其实心底由于赵宛如这一求情而更气了,他不希望这些青年才俊恃宠而骄,哼,看在元贞替你求情的份上,朕不追究于你,但罪不可免,朕不罚张雍,是给你颜面,不是给张雍的,朕罚你,是让你长个教训。
如此,殿前司的指挥使你先卸下一阵子吧,降你一级,罚俸一年。
其实皇帝只是想找个撒气的人罢了,张雍虽是丁绍文举荐的,但是这职位是皇帝自己给的,张雍是文臣且又自己请了罪,他不好追骂。恰好找到了理由问一问丁家的罪,而丁绍文就成了出气筒。
丁氏党羽之多,位高权重,皇帝也忌惮,如今刚好揪着丁绍文的过错,这么一来他占理,赵宛如看似求情,实则是添了一把火,她代表着皇后为首的坤宁殿,这样就是皇后便也不好再求情了。
事情出在丁家的四郎身上,他已经想好了怎去问罪丁谓了。仕宦之家养出这样的儿子,总归是不光彩的,脸上也挂不住,他是天子,丁谓是进士出身,总要管教管教。
被贬官的丁绍文咬牙切齿暗恨,却还要强装着感激涕零,臣谢主不责之恩,谢公主求情。
退下吧!
原先是没有想要贬他的,但因为赵宛如的求情,他若是就这么罢手,似乎有些太徇私情,面子上挂不住,所以非但没有手软,还罚得更加厉害了,以示她天子威严。
降了一级变成了都虞候,要是还降,就要从京城到地方去了,届时远离京城,要想回来就难了。
垂拱殿前烧了一把大火,回到坤宁殿后这把火被浇灭了,女儿家的心思全被母亲所猜中。
我听外边说你今日,向你爹爹要了口谕,替一个道士翻了命案。
是,那道士是小姑姑的友人,是个高人,女儿听了之后觉得事情有蹊跷,母亲您也好道,又常教导女儿,置身高位,心系的当是苍生,定也是不愿道门高人蒙冤受苦的。
刘娥思索着她的话,凝着怀疑道:我看,那道士恐怕不只是长公主的友人那么简单罢。 ↑返回顶部↑
皇帝性子不似其他两位先帝是从马背上打下的江山,没有太.祖太宗那般雷厉风行, 但是作为帝王, 骂起人来也是让人害怕的。
江南长春观开南派,传于华山,是扶摇子之徒,在道家的地位里只重不轻, 你不晓得吗?
圣人说你是青年才俊,自小聪慧,幼时也养在道家门下, 朕以为你是懂的。
原以为,万无一失,就算李少怀死了之后被发现判错了案子,那也仅是判错案子,他虽会受些小波及,但是不至于影响什么。来日方长,只要抓住圣人与惠宁公主,升迁便会不请自来。
谁知道...李少怀不仅没有死,还让长公主也都出面了,哪里又知道这个惠宁公主会这般看重李少怀。
惠宁公主的情给谁,他并不在乎,但是阻碍了他的仕途,绝不行!
丁绍文惶恐的俯首说着,臣有罪,张雍之错是臣失职,臣想着开封府素来重要,府尹视为储君故而不设,权知一职至关重要,父亲又提及过先帝在时可惜张雍断案之才,一时疏忽大意,才...
圣上,惠宁公主来了。周怀政今日上午挨了板子,下午就强忍疼痛回到皇帝身边当差了。
从殿口就听见爹爹训斥了。赵宛如端手走近,侧身行了礼,柔声喊道:爹爹。
撇头瞧了一眼跪地求饶的丁绍文后,赵宛如内心是窃喜的,不过脸上所表现,是忧思皱眉,是何事惹了爹爹发这么大的怒火?
赵宛如来后,赵恒心情才好了许多,元贞来得正好,今日若不是你发现了,差将酿成大错,张雍是他举荐的人,皇帝又走近丁绍文,又怒道:朝中上下多少只眼睛盯着你呀,枉朕这么信任你,才提拔的张雍,张雍若不经过你同意,能这么般做吗,就算你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也要看清了才是。
赵宛如柔笑了笑,窗外的月色寒芒,她的笑则充满温暖,原来是因为此事,刑部与大理寺相持,与开封府素来都只是分开的,开封府乃京府,案件之多,爹爹又授予了张雍户部侍郎一职,如今已是冬日了,要替来年做准备,是户部最忙的时候,事无巨细,张权知是百忙之中抽身审案,许是盼快些结案回到户部替爹爹您分忧。
而且女儿还听说丁殿帅今日告假是因昨夜抱恙,事发突然,一时疏忽也是情有可原的!
听了赵宛如的话,赵恒的脸色是缓和了些,但心中的暗火却没有消。
丁绍文怔在原地,惠宁公主怎么突然替他求情了,难不成是皇后的旨意...他与惠宁公主不熟,而惠宁公主对他不了解,特意求情不大可能,也只有皇后授意才能如此了。
丁绍文思索着,看来真要如长昭所言,走皇后的这条路了。
赵恒只是表面缓和,其实心底由于赵宛如这一求情而更气了,他不希望这些青年才俊恃宠而骄,哼,看在元贞替你求情的份上,朕不追究于你,但罪不可免,朕不罚张雍,是给你颜面,不是给张雍的,朕罚你,是让你长个教训。
如此,殿前司的指挥使你先卸下一阵子吧,降你一级,罚俸一年。
其实皇帝只是想找个撒气的人罢了,张雍虽是丁绍文举荐的,但是这职位是皇帝自己给的,张雍是文臣且又自己请了罪,他不好追骂。恰好找到了理由问一问丁家的罪,而丁绍文就成了出气筒。
丁氏党羽之多,位高权重,皇帝也忌惮,如今刚好揪着丁绍文的过错,这么一来他占理,赵宛如看似求情,实则是添了一把火,她代表着皇后为首的坤宁殿,这样就是皇后便也不好再求情了。
事情出在丁家的四郎身上,他已经想好了怎去问罪丁谓了。仕宦之家养出这样的儿子,总归是不光彩的,脸上也挂不住,他是天子,丁谓是进士出身,总要管教管教。
被贬官的丁绍文咬牙切齿暗恨,却还要强装着感激涕零,臣谢主不责之恩,谢公主求情。
退下吧!
原先是没有想要贬他的,但因为赵宛如的求情,他若是就这么罢手,似乎有些太徇私情,面子上挂不住,所以非但没有手软,还罚得更加厉害了,以示她天子威严。
降了一级变成了都虞候,要是还降,就要从京城到地方去了,届时远离京城,要想回来就难了。
垂拱殿前烧了一把大火,回到坤宁殿后这把火被浇灭了,女儿家的心思全被母亲所猜中。
我听外边说你今日,向你爹爹要了口谕,替一个道士翻了命案。
是,那道士是小姑姑的友人,是个高人,女儿听了之后觉得事情有蹊跷,母亲您也好道,又常教导女儿,置身高位,心系的当是苍生,定也是不愿道门高人蒙冤受苦的。
刘娥思索着她的话,凝着怀疑道:我看,那道士恐怕不只是长公主的友人那么简单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