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娥掏出帕子替其擦拭着汗珠,极为心疼道:一年不见,怎的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那些个仆人...
  母亲,与她们无关,都是我任性,见着江南的山水好,徒步走了一段路。赵宛如眯眼笑着,突然看到母亲手中的帕子上的刺绣心中一颤,母亲这帕子真是好看。
  刘娥收回手,摊开帕子,帕子上绣着梅花,还有一只喜鹊,这帕子是宸妃绣的,上次我去她宫里时见着好看便向她要来了。
  宸妃娘子?
  嗯。
  果然是李宸妃,赵宛如深视着母亲手中的帕子。
  怎么了?
  赵宛如轻笑摇了摇头,女儿也觉着好看。
  刘娥笑了笑,你若喜欢,送你便是。
  女儿只是赞赏李妃手艺,它既是母亲喜爱之物,女儿又怎会要了去。
  赵宛如自幼懂事孝顺,这也是刘娥与赵恒如此疼爱她的原因。
  我当是谁回来了,原来是咱们的惠宁公主回来了。香炉后面的珠帘拐进来一个艳丽的年轻女子。
  惠宁公主一回来,内廷瞬间变得忙碌起来,膳房灶台里的柴火就没有断过。
  而杨淑妃与刘娥一同居住在坤宁殿,坤宁殿有动静她怎能不知晓。
  赵宛如起身躬福着身子亲切唤道:小娘~
  杨淑妃见着真是赵宛如,高兴的笑弯了眼,一时间竟然差点忘了行礼,拉起了赵宛如的手后才想起,遂放下侧着身子,圣人。
  这儿又没外人,你行个多余之事作甚。
  是是是,我的好姐姐。
  宸妃呢?刘娥刚让杨氏去找李宸妃,让她一同来坤宁殿请安。
  刚从移清殿回来,宸妃昨夜偶感风寒,身体抱恙,于是我就自个儿过来了。
  染上风寒了?可请御医去瞧了没?怎也没个人通禀。刘娥撇了一眼后面卷帘处站着的宫人。
  宫人们生怯的低着头。
  是她性子倔,除了贴身婢子谁也不知道,硬是自己扛了一夜,刚尚药局派了医师过去,如今好了些许在殿中修养着。
  见刘娥似不太高兴,姐姐也莫怪尚药局的人,毕竟他们也不知情。
  我不是怪他们,宸妃的性子也太犟了。
  听着大娘娘与小娘娘的对话,赵宛如想了会儿,开口道:今日宛如刚回来,还没去探望过宸妃娘子,如今宸妃娘子染上风寒,不如由宛如替母亲去探望吧。
  得了母亲的恩准,赵宛如才从坤宁殿退离去了移清殿。
  移清殿,如其名,在内廷较为僻静的地方,殿中人少,不是因为皇帝不待见李宸妃,而是因为李宸妃原先是一个出家人,移清殿如今更像是个道观。
  李舒喜静,自请来了这移清殿,退了内侍班诸多宫女与太监,只留下了几个杂役与她的贴身婢子。
  殿内清幽雅致,偏殿供奉着三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