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 / 4)
景德元年啊。赵静姝答道,完了,阿姐莫不是睡了一觉将脑子烧坏了吧?
赵静姝撇着眉头苦恼,刚刚替她看了看发现也没有异样呀。
赵宛如不顾妹妹的自言提步匆匆出了房门,秀拳提到了胸口,惊喜的望着外面的一切。
景德元年,她才虚岁十六,于是她记起来了,少年时她曾替御驾亲征的爹爹前去双峰山的元庆观祈福,顺便接自幼为道士的妹妹赵静姝回大内。亦是这年,她在回东京的路上遇到了李若君。
志冲师姐。院外一个穿道袍的小道士入了院子,看见赵宛如后顿住了脚步不敢往前,显得有些羞涩。
赵宛如一改作日那冷漠的态度,谦和有礼的朝小道士微笑。
小道士见状才将那几分羞涩收起回笑着点了一个头。
从前,她是皇帝长女,皇帝子嗣极少于是对她万般宠爱。而她少时聪慧,生的端庄,才貌双全以及帝姬身份让她生来就带有一股傲气,不苟言笑,更不会再人前嬉笑,时常冷着脸。
也是这份傲气,害得她上一世选错了人。
赵静姝跟随她出来,志冲是她在道观内的名字,可准备好了?
小道士点头,将不舍写在了脸上,厚厚褶皱着,师姐真的要走吗?
赵静姝轻轻的摸了一下小道士的头,她的身份除了师太,再无旁人知晓,就连这次赵宛如也是微服私访来的。
我,不得不走。
听师兄们说师姐是要回东京了。她们都只知道赵静姝出生于东京。
听到东京二字,赵静姝眉头拢起,是啊,东京城。
小道士将不舍二字剔除成了担忧,听说官家御驾亲征在东京城三百里之外的澶渊与辽开战了。
赵宛如在一旁听着,她比谁都清楚这些,她知道最终爹爹会战胜辽国,而他懦弱受奸臣怂恿战胜却还签订了让大宋蒙羞的澶渊之盟,不仅未收回燕云十六州,而且还要年年缴纳钱粮。
好也不好,明明是战胜,却如战败一方反到要赔礼,是和何道理?
赵宛如不好去评判自己的生父,虽明白此为大宋之辱,可它也换来了之后多年边境的安稳。
至于那些奸臣赵宛如不屑去提,曾经她因聪慧又因官家宠爱插手朝政,虽不是她亲自,可朝中多有她安排之人。
如今她想再拉拢两个人,杨业的六郎,杨延朗。雍熙北伐惨败,官家对辽一直心存畏惧,大宋逐渐处于被动一直忍让,而契丹人却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不断南下。
大宋缺将而抗辽之中比较有能力的守边将领,赵宛如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个杨六郎。
还有一个是曹家四郎,曹玮,她想着这个时间曹玮应当在渭州任知州。曹玮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后期却遭人陷害想到此,当年是自己亲手迫害了他,让驸马丁邵文接替其位置,赵宛如暗恨。
如今这个年纪,自己的同胞弟弟尚在襁褓,她知道官家六子除了自己的同胞弟弟皆会夭折,未来皇位无论怎么样都是落在弟弟手里的,可谁又知道,她一念之差选错了驸马。不仅处处奚落李少怀,还助纣为虐让奸臣丁谓父子权势滔天,不仅迫害忠臣良将,更恩将仇报将提拔他们的宰相陷害排挤出朝堂。
最后她自己也食了恶果,丁氏父子篡位,夺了弟弟的皇位将她赐死。
阿姐这是怎么了,好像比昨夜开心了很多?赵静姝有些看不懂这个自幼分离从东京大内来接她的阿姐。
昨夜还是冷冷淡淡的不屑,而今日一起床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我做了一个梦。
梦?
是啊,一个不愿意继续沉睡的梦。赵宛如将头探出车窗,眼前,溪流清澈,树也葱绿,与梦里的死寂不同,这里充满了生机。 ↑返回顶部↑
赵静姝撇着眉头苦恼,刚刚替她看了看发现也没有异样呀。
赵宛如不顾妹妹的自言提步匆匆出了房门,秀拳提到了胸口,惊喜的望着外面的一切。
景德元年,她才虚岁十六,于是她记起来了,少年时她曾替御驾亲征的爹爹前去双峰山的元庆观祈福,顺便接自幼为道士的妹妹赵静姝回大内。亦是这年,她在回东京的路上遇到了李若君。
志冲师姐。院外一个穿道袍的小道士入了院子,看见赵宛如后顿住了脚步不敢往前,显得有些羞涩。
赵宛如一改作日那冷漠的态度,谦和有礼的朝小道士微笑。
小道士见状才将那几分羞涩收起回笑着点了一个头。
从前,她是皇帝长女,皇帝子嗣极少于是对她万般宠爱。而她少时聪慧,生的端庄,才貌双全以及帝姬身份让她生来就带有一股傲气,不苟言笑,更不会再人前嬉笑,时常冷着脸。
也是这份傲气,害得她上一世选错了人。
赵静姝跟随她出来,志冲是她在道观内的名字,可准备好了?
小道士点头,将不舍写在了脸上,厚厚褶皱着,师姐真的要走吗?
赵静姝轻轻的摸了一下小道士的头,她的身份除了师太,再无旁人知晓,就连这次赵宛如也是微服私访来的。
我,不得不走。
听师兄们说师姐是要回东京了。她们都只知道赵静姝出生于东京。
听到东京二字,赵静姝眉头拢起,是啊,东京城。
小道士将不舍二字剔除成了担忧,听说官家御驾亲征在东京城三百里之外的澶渊与辽开战了。
赵宛如在一旁听着,她比谁都清楚这些,她知道最终爹爹会战胜辽国,而他懦弱受奸臣怂恿战胜却还签订了让大宋蒙羞的澶渊之盟,不仅未收回燕云十六州,而且还要年年缴纳钱粮。
好也不好,明明是战胜,却如战败一方反到要赔礼,是和何道理?
赵宛如不好去评判自己的生父,虽明白此为大宋之辱,可它也换来了之后多年边境的安稳。
至于那些奸臣赵宛如不屑去提,曾经她因聪慧又因官家宠爱插手朝政,虽不是她亲自,可朝中多有她安排之人。
如今她想再拉拢两个人,杨业的六郎,杨延朗。雍熙北伐惨败,官家对辽一直心存畏惧,大宋逐渐处于被动一直忍让,而契丹人却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不断南下。
大宋缺将而抗辽之中比较有能力的守边将领,赵宛如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个杨六郎。
还有一个是曹家四郎,曹玮,她想着这个时间曹玮应当在渭州任知州。曹玮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后期却遭人陷害想到此,当年是自己亲手迫害了他,让驸马丁邵文接替其位置,赵宛如暗恨。
如今这个年纪,自己的同胞弟弟尚在襁褓,她知道官家六子除了自己的同胞弟弟皆会夭折,未来皇位无论怎么样都是落在弟弟手里的,可谁又知道,她一念之差选错了驸马。不仅处处奚落李少怀,还助纣为虐让奸臣丁谓父子权势滔天,不仅迫害忠臣良将,更恩将仇报将提拔他们的宰相陷害排挤出朝堂。
最后她自己也食了恶果,丁氏父子篡位,夺了弟弟的皇位将她赐死。
阿姐这是怎么了,好像比昨夜开心了很多?赵静姝有些看不懂这个自幼分离从东京大内来接她的阿姐。
昨夜还是冷冷淡淡的不屑,而今日一起床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我做了一个梦。
梦?
是啊,一个不愿意继续沉睡的梦。赵宛如将头探出车窗,眼前,溪流清澈,树也葱绿,与梦里的死寂不同,这里充满了生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