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过几年咱们就跑不动喽,得把位置让给那些年轻人了。”这次蹴鞠比赛后,因为两家即将结亲,宁承言就和顾青云待在一起。
  顾青云大汗淋漓,觉得后背的衣服都快被汗水浸湿了,春风微微拂过,倒是觉得凉爽愉悦,他一边用布巾擦汗,一边听着宁承言的感慨,心里虽然不赞同,但还是点头道:“这些年进户部的年轻人的确是有几个蹴鞠技术不错的。”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都快娶妻生子,自己差不多是做爷爷的人了,在别人眼里,自己的年纪是不是已经算老了?
  想到这里,就觉得时间流逝得太快,不知不觉就过去那么多年。
  做爷爷……顾青云想起顾季山的模样,情不自禁地打了寒颤。
  时光流逝,不能挽留,真是一个令人伤感。
  顾青云的视线就顺势转到顾永良那里,发现他正在和宁家姑娘在河边散步聊天,这里这么多人,又有家长的允许,身后还跟着丫鬟书童,是允许做的。
  他们倒是相处得不错。顾青云看着顾永良挺拔的身姿,隔得远看不大清他脸上的表情,不过应该心情不错。
  他没再多看,又转向顾永辰,只见他正在和一帮同窗占着一个角落在蹴鞠,已经长高一截的身材让他看起来还算修长,是小少年的模样,此刻脸上的笑容极为肆意,露出的牙齿白灿灿的,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很有活力,让他看了忍不住感叹年轻真好。
  再过几年,他也得成亲了。
  宁承言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笑道:“孩子们都大了。”
  顾青云点点头,和他商量了下两家小孩成亲的日子。大家对此都很重视,商量出一个大概的日子后,他们家就可以请媒婆上门了。
  感受到对方隐隐传来的急切,顾青云心有所感。
  看来宁国公的身体真的不好了,要不然他们家不会那么急。如果老人有个万一,宁承言就得守孝三年,孙子辈守孝一年,这样亲事就得推迟,起码得放在三年后,毕竟孙子辈的守孝完成,儿子辈的还要继续,难不成父母还在孝期就送女儿出嫁?至于热孝成亲就更不可取了,没逼到一定的地步,是不会采取这样的做法。
  顾青云知道这个,从善如流,反正他们家都做好了准备,不愁。
  说完这件事后,两人又谈起会试的事,这次顾永良因为生病错过最后一场考试,但宁承言的大儿子去考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会试,不知道结果如何,宁家自是忐忑。
  “改天我让大郎上门向你请教,你是知道的,我只会算数,对于科考的这些内容不精通,他到底答题答得如何我看不出来,就想着请你帮忙看一下,指点指点他。”宁承言紧盯着顾青云的眼睛,很是恳切地说道。
  顾青云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就笑道:“好,随时欢迎大郎上门,只是话得先说到前头,我的判断和考官的判断不一定一致,只能做个参考。”
  会试……按照品级来说,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还不足以成为考官。会试太重要了,主考官都是一品或二品大员,副考官是三、四品官员,考官一正八副。考官暂时够不着,不过还有读卷官,等他做过一任的乡试主考官后,就有资格做读卷官了,这也是和会试扯上关系的一种方法。
  “不重要,不重要。”宁承言见他一口答应,顿时大喜,眉毛上扬,笑道,“只要你有空能稍微指点一下他就好。”
  顾青云无语,好奇地问道:“你家可以请一名进士给他上课,怎么找到我头上来了?”致仕的进士总可以请到吧?
  像他老师,直到如今还偶尔会有人请他去教学生,只是老师不肯而已。
  这话一出,宁承言的脸色顿时有些尴尬,他用布巾狠狠地抹了一把脸,连声道:“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声音放得低低的。
  顾青云仔细想了想,大概能理解。话说宁国公前朝只是一名小兵,要不是跟对主子,又肯用心学习,本人有天赋,还顺利地活到开国,他不会有如今的地位,但在一些世代书香的人家眼里,他们家还属于暴发户。
  宁承言身为他的嫡幼子,想让自己的孩子从科举入仕,以后子孙从文,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文官集团会自动排斥他们,他们家的孩子想学习,除非是到皇子身边做伴读,要不然想请到一个好的老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时候得靠一点运气。
  有学问的清高不肯去,或者因为做官不能去,没学问的他们家又不肯请,高不成低不就。顾青云觉得宁家大郎能考上举人,本人肯定非常努力。
  顾青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如今武将的地位高,皇帝对他们非常看重,而作为文官,自然会排斥勋贵弟子。
  你说,你一个好好的勋贵弟子跑来和我们抢饭碗,这不是让人生气吗?
  不过只要一想到堂堂的国公府可能连个好的老师都难找,顾青云就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想,之前的他很少关注过这方面的内容,只知道当初他教完陆煊后,一下子就有很多人家来请,但当时他忙于考会试,全部婉拒了。
  见出了一身汗,顾青云怕待久了着凉,就和宁承言分开,自己回去换衣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