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桥,字木乔,湘省益央府人。顾青云只是随意一看,整个人却突然定住了!
  他死死地盯着陈桥的祖上三代,曾祖父陈大树,祖父陈一文,父亲陈铜。
  顾青云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完全混乱了!陈一文不是他外公的名字吗?他听他娘说过,他外公当初家里还是有上百亩地的,这是靠他的勤劳和节俭攒下的,人如其名,外公连一文钱都会看得很重。还有舅舅,名字就是陈铜,至于陈大树,在他娘嫁到顾家没几年就去世了,倒是没说起他。
  自从顾青云懂事后,偶尔他为了装小孩,总会问起为何三妹妹可以去外婆家,而他不能的问题。每次他一问起,小陈氏总会说起娘家的事,还说起这个陈铜舅舅对她是最好的。尤其是在他考中举人,家里日子好过后,小陈氏提到娘家的机会就更多了。
  更别提老陈氏了,她和小陈氏同是陈家人,还没出三代,她人越老就越会想起失散的亲人,无论是陈家人还是她的亲生女儿,只可惜顾青云在考中进士后多方托人寻找都无果。久而久之,大家就绝望了。
  顾青云本来是不抱有希望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想找一家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他认识的人中能接触到户籍的本来就不多,更别提能恰好找到他们了。
  没想到在他们完全放弃希望的情况下,顾青云竟然找到了!
  是的,哪会有那么巧合的事?他几乎能确定这个陈桥就是自己大舅舅的儿子,当初失散时他还没出生呢,所以小陈氏不可能知道陈桥的名字。
  顾青云叹了口气,陈桥是秀才,他还曾经托过庞喜林在他所任职的鄂省寻找过呢,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陈桥竟然还是庞喜林的同乡!
  那边传来的争论声让他意识到自己拿这份卷子的时间太长了,顾青云回过神来,看着陈桥的名字,又看看陈学士,心里有一些挣扎。
  所以现在,自己到底要不要据理力争,把陈桥的卷子放在取中的这边?毕竟他就不信那一百二十份试卷找不出有毛病的地方。
  可是想想考官的回避制度,顾青云又蔫下去了。
  第172章 挣扎
  科举考官的回避制度, 顾青云嘴里暗暗地念叨着这个词,他现在作为考官, 同族的人不能在他所在的省参加科考, 除此之外,近年来朝廷的回避制度牵涉到的人群越来越广,以前是甥舅、岳婿关系不行, 现在则加上母族那边的关系,比如说舅舅的儿子、姑姑的儿子、妻子的弟弟等等。
  毫无疑问,如果陈桥真是舅舅的儿子,按道理来说,他连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 顾青云也明白,如果他事先知道陈桥在湘省, 他就不会申请来这里当副主考官了。
  顾青云掩饰般拿起另一个人的卷子来看, 脑子里依然在快速地转动。
  自己到底要不要冒风险出手?顾青云知道,如果自己小心一点,把陈桥运作到副榜上是有非常大可能性的。而且他可以事后不去认亲,等过个几年风声小了再去相认, 这样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看起来这样的风险不算大。
  也许这是陈桥最接近中举的一次了!以后他的发挥不一定能有这次好。不过也许他这次不中, 下一次万一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中呢。
  顾青云舒出一口气, 说实在的,他现在对从未蒙面的外家是没有多少感情的,毕竟没有相处过, 只有那一点血缘上的牵绊。按照惯例,在这个世道大家应该抱成团,有好处要给自己人,至于暗箱操作会挤下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公平?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这样,对面的考官们不就在争论名次吗?有几个在副榜的,还有同考官们为他们说话,这涉及到利益分配。
  顾青云不标榜自己是那种大公无私的人,在一定可行的范围内,他很乐意向着自家人,可前提是不要损害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要造成恶劣的影响,不要对自己有害处。
  这是他的自私之处,他很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毫无疑问,陈桥这件事肯定会对他造成影响,做过的事总会留有痕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时候官场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倒霉的时候即使你是无辜的,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让你蒙冤入狱,受到牵连。
  顾青云想到家人,想到他爷爷奶奶、爹娘、简薇和他那三个幼嫩的孩子,他轻轻地吐出一口气,一番心理挣扎之后,还是下定决心。为了保险起见,顾青云还是打算不出手。
  说到底,他小心谨慎了三十一年,不想因为这件事冒风险。
  “抱歉。”顾青云在心里暗暗说了一句,视线从那份卷子上轻轻扫过,下定决心后,反而觉得心里一松。
  没有人知道刚才顾青云在短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里,他到底经过了怎样的挣扎,大家只看到顾青云依然认真地挑看着试卷,还在一堆落榜的试卷中抽出一部分查看,确定没有遗落优秀的卷子。
  最后,经过全体考官的讨论,加上陈学士的独断,九月初二晚上,今年湘省的乡试中举名单终于出来了。
  盖上带有自己官职和名字的印章,顾青云看着这张榜单,除却上面没有陈桥的名字,有一点遗憾外,他只觉得大功告成,心里充满了喜悦。
  这次试差到了这里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接下来参加鹿鸣宴后,只要没有考生闹事,没有人举报有舞弊行为,基本上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