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15节(3 / 4)
这篇文章在网上一出,就因为其“严谨”的分析和奇葩的结论,爆红全网。
网友们半惊半叹半调侃: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我的餐桌也被嘉谷包围了!”
“我觉得嘉谷可能是怕自己因太有钱而格格不入,所以选择了装穷。”
“兜里只有500块的我,在装穷的5000亿面前瑟瑟发抖……”
网络的热议,也吸引了很多财经界人士的讨论,其中,一位知名财经学家的解读,获得了最多的点赞——
“首先,估计有很多公司要哭晕在厕所了。因为哪怕是经常被各界热议的两大互联网巨头,那只企鹅和阿里,去年的营收也不过是789亿和708亿,嘉谷的5000亿相当于六七个互联网巨头,落在大家眼里,居然还是装穷,也是没有谁了。”
“先看看网友们的观点。我看到不少人提到一点,去年是啤酒荒与世界杯同期,全球啤酒价格大涨,嘉谷系的清源啤酒已经在全球攻城略地了,怎么还没过千亿营收?这很不科学。”
“事实上,这些人忽略了一点,清源啤酒最大的营收市场——国内市场,去年啤酒只是略为涨价,多说一句,要是国内的涨价幅度同比海外的话,估计不少人现在就要骂娘了。而在海外,清源啤酒完成大体布局是在世界杯前后,也就是说,嘉谷在海外其实只卖了半年酒,营收没过千亿最正常不过了。”
“同理还有嘉谷的畜牧业板块。很多人都只看到嘉谷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生猪养殖企业,每年出栏的生猪数量打着滚飙升,却没有注意到过去俩年是猪周期的低点,也就是说,所有养猪的日子都不好过,嘉谷的养猪业务起码还盈利了。”
“所以我预测,嘉谷接下来的营收数据肯定会飙升,因为全球啤酒花的短缺,啤酒荒至少还持续一年;而按照猪周期的规律,高点也就在这两年了……”
“说说我的理解吧。虽然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还有统计数据。但要说嘉谷的财报造假,那倒不至于。”
“很简单一个道理。嘉谷又不是上市公司,对财务批露有着严格要求。嘉谷不公开信息也没人奈何它,而其主动披露财务信息,本就是公众化、透明化的一环,再造假也就没意思了。”
“唯一的解释是,嘉谷的统计口径不一样。业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嘉谷披露的财报信息中只统计了核心业务的数据,也即嘉谷的财务数据事实上是非合并口径。”
“这也是《财富》杂志发布中国500强排行榜的时候,为什么不将非上市公司列入其中的原因之一吧。但有趣的是,在全球500强中,嘉谷无法被忽视了。而去年《财富》杂志统计的嘉谷全年营收就很接近5000亿了,比嘉谷自己披露的数据高出了数百亿元……这大概也是网上说嘉谷‘装穷’的主要原因吧。我估计,今年《财富》杂志给嘉谷的统计,弄不好会上到6000亿。”
“但这就是准确的数据了吗?我看不见得。但研究了嘉谷的财报后,有一点绝对可以肯定——嘉谷的财务很健康,而且赚取的利润就是真金白银,在产业链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如果这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只有一个建议,买入并长期持有。”
“因为,再怎么装死,大佬依然是大佬。”
……
第730章 哭晕的同行
那位财经专家有一句话说对了,同行公司可不是要哭晕在厕所!
乳业界同行最能体会到这股怨念了:嘉谷乳业在常温奶领域的份额达到四成都不说了,只说一点,人家以一己之力,将国家的学生饮用奶计划覆盖率提高了15%,要知道,低廉的学生饮用奶是不赚钱的,嘉谷乳业甚至通过“牛奶爱心基金”的捐赠,将学生饮用奶完完全全做成了贴钱的生意。
可以说,人家虽然“负重前行”,却依然向着千亿营收逼近,攫取了行业一半的利润。在这种游刃有余的情况下,人们居然认为嘉谷收入不合理?不是高得不合理,而是低得不合理,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啤酒界同行也是心里mmp:他们中去年业绩最出色的青啤,都快被清源啤酒拉开了三倍的差距,这居然还说清源啤酒收入低?
但要说心里最苦的,还属被拉出来全方位对比的国粮集团。
正式接过国粮集团担子的于总裁,看着媒体或网友动辄将业务类似、营收也“接近”的国粮与嘉谷放在一起比较,以验证嘉谷有没有“装穷”,内心毫无波澜……个屁啊。
特么的,这有什么好比的。
国粮今年收购了来宝农业,加起来的营业收入是4000亿出头,这也算营收“接近”?好吧,姑且算,但一家的利润是500多亿,一家的利润是30多亿,比毛线啊。
于总看着财经人士一本正经分析得出的结论——如果刨除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国粮集团的主业营业利润差点为负数,简直被嘉谷比成了渣渣……内心呵呵。
谁要跟嘉谷这个怪胎比了。
嘉谷的财报有没有水分?他可以拍着胸脯肯定地说,有! ↑返回顶部↑
网友们半惊半叹半调侃: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我的餐桌也被嘉谷包围了!”
“我觉得嘉谷可能是怕自己因太有钱而格格不入,所以选择了装穷。”
“兜里只有500块的我,在装穷的5000亿面前瑟瑟发抖……”
网络的热议,也吸引了很多财经界人士的讨论,其中,一位知名财经学家的解读,获得了最多的点赞——
“首先,估计有很多公司要哭晕在厕所了。因为哪怕是经常被各界热议的两大互联网巨头,那只企鹅和阿里,去年的营收也不过是789亿和708亿,嘉谷的5000亿相当于六七个互联网巨头,落在大家眼里,居然还是装穷,也是没有谁了。”
“先看看网友们的观点。我看到不少人提到一点,去年是啤酒荒与世界杯同期,全球啤酒价格大涨,嘉谷系的清源啤酒已经在全球攻城略地了,怎么还没过千亿营收?这很不科学。”
“事实上,这些人忽略了一点,清源啤酒最大的营收市场——国内市场,去年啤酒只是略为涨价,多说一句,要是国内的涨价幅度同比海外的话,估计不少人现在就要骂娘了。而在海外,清源啤酒完成大体布局是在世界杯前后,也就是说,嘉谷在海外其实只卖了半年酒,营收没过千亿最正常不过了。”
“同理还有嘉谷的畜牧业板块。很多人都只看到嘉谷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生猪养殖企业,每年出栏的生猪数量打着滚飙升,却没有注意到过去俩年是猪周期的低点,也就是说,所有养猪的日子都不好过,嘉谷的养猪业务起码还盈利了。”
“所以我预测,嘉谷接下来的营收数据肯定会飙升,因为全球啤酒花的短缺,啤酒荒至少还持续一年;而按照猪周期的规律,高点也就在这两年了……”
“说说我的理解吧。虽然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还有统计数据。但要说嘉谷的财报造假,那倒不至于。”
“很简单一个道理。嘉谷又不是上市公司,对财务批露有着严格要求。嘉谷不公开信息也没人奈何它,而其主动披露财务信息,本就是公众化、透明化的一环,再造假也就没意思了。”
“唯一的解释是,嘉谷的统计口径不一样。业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嘉谷披露的财报信息中只统计了核心业务的数据,也即嘉谷的财务数据事实上是非合并口径。”
“这也是《财富》杂志发布中国500强排行榜的时候,为什么不将非上市公司列入其中的原因之一吧。但有趣的是,在全球500强中,嘉谷无法被忽视了。而去年《财富》杂志统计的嘉谷全年营收就很接近5000亿了,比嘉谷自己披露的数据高出了数百亿元……这大概也是网上说嘉谷‘装穷’的主要原因吧。我估计,今年《财富》杂志给嘉谷的统计,弄不好会上到6000亿。”
“但这就是准确的数据了吗?我看不见得。但研究了嘉谷的财报后,有一点绝对可以肯定——嘉谷的财务很健康,而且赚取的利润就是真金白银,在产业链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如果这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只有一个建议,买入并长期持有。”
“因为,再怎么装死,大佬依然是大佬。”
……
第730章 哭晕的同行
那位财经专家有一句话说对了,同行公司可不是要哭晕在厕所!
乳业界同行最能体会到这股怨念了:嘉谷乳业在常温奶领域的份额达到四成都不说了,只说一点,人家以一己之力,将国家的学生饮用奶计划覆盖率提高了15%,要知道,低廉的学生饮用奶是不赚钱的,嘉谷乳业甚至通过“牛奶爱心基金”的捐赠,将学生饮用奶完完全全做成了贴钱的生意。
可以说,人家虽然“负重前行”,却依然向着千亿营收逼近,攫取了行业一半的利润。在这种游刃有余的情况下,人们居然认为嘉谷收入不合理?不是高得不合理,而是低得不合理,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啤酒界同行也是心里mmp:他们中去年业绩最出色的青啤,都快被清源啤酒拉开了三倍的差距,这居然还说清源啤酒收入低?
但要说心里最苦的,还属被拉出来全方位对比的国粮集团。
正式接过国粮集团担子的于总裁,看着媒体或网友动辄将业务类似、营收也“接近”的国粮与嘉谷放在一起比较,以验证嘉谷有没有“装穷”,内心毫无波澜……个屁啊。
特么的,这有什么好比的。
国粮今年收购了来宝农业,加起来的营业收入是4000亿出头,这也算营收“接近”?好吧,姑且算,但一家的利润是500多亿,一家的利润是30多亿,比毛线啊。
于总看着财经人士一本正经分析得出的结论——如果刨除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国粮集团的主业营业利润差点为负数,简直被嘉谷比成了渣渣……内心呵呵。
谁要跟嘉谷这个怪胎比了。
嘉谷的财报有没有水分?他可以拍着胸脯肯定地说,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