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太史一脉(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到蔡文姬竟然不愿意让自己家族中人进入朝堂之上,刘琦点了点头不再就这个话题,继续讨论下去。
  蔡家这一代,出现两个公侯,是刘琦的底线。
  第1个名额给了自己的便宜小舅子,原本刘琦还想要给出第2个名额,但现在蔡文姬既然不愿意,那也只好就此作罢。
  毕竟大家都清楚,大汉建立之后,这天下虽然是刘琦的,但其实也是朝堂之上衮衮诸公的!
  只不过刘琦掌控着绝对的力量,朝堂上的诸公暂时只能够以刘琦为主。
  若是今后刘琦离世,等刘琦的孩子继承下一任的皇帝到时候有些人就可能会动起歪心思,虽然暂时可能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但几十年后,如果在位的皇帝没有特别大的能力,只是一个平庸之辈,到时候必然会被朝堂上的这些家伙挟持,所以刘琦一定要尽可能的将所有势力都平衡下来。
  从他这一辈开始就平衡!
  蔡文姬所代表的自然是外戚势力。
  影子所代表的当然是锦衣卫势力也就是宦官势力。
  在这朝堂之上,刘琦不仅需要任命一些世家大族的人,同时还需要任命一些诸子百家的传人担任一些职位,甚至为了妥协,还得邀请一些曾经在前朝所担任过职位的一些人再度回到他们的岗位上,比如太史一脉。
  “最近太史一脉他们还算听话,没有写什么怪东西。今后仍可以让他们官复原职。”
  刘琦摸了摸下巴,转瞬间就用自己的余光发现了一个正在朝着他们这个方向看过来的家伙,随后在自己的心中想到。
  那个家伙就是现任的史官。
  现在在江夏郡的史官共有七十二名,有的是专门负责记录皇帝的起居,有的是负责记录天象以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
  这些记载历史的史官,一般都是实行四班倒。
  也就是每个人都会跟随刘琦三个时辰,三个时辰一过就会换下一位史官。
  就这样轮流往复,保证每时每刻都会在刘琦的身边。
  这种史官的运转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束缚,一旦皇帝在自己闲暇时间做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也同样会被这些史官记录下来。
  同时,如果皇帝想要翻看史书,这些史官们就会以死明志,到时候逼得皇帝不得不放弃这一念头,也就是在几百年之后太史一脉不再辉煌,才有一位皇帝开始有权利去翻看史书,并且修改一部分内容。
  史官,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这些人就算是在战争时期,也会尽职尽责地去记录一些天象。
  刘琦站起身来,径直朝着那位正在奋笔疾书的史官走了过去。
  这位史官看到刘琦朝自己走过来,连忙将自己手中的毛笔放了下来赶,快将自己手中的那页纸吹干,然后连忙放进了自己的袖带之中。
  ”拜见陛下,祝陛下福如东海。”这位史官在见到刘琦之后直接朝着刘琦行了一个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十分认真的对着刘琦说道。
  刘琦并没有特别在意,反而笑呵呵地对自己面前的这位史官说道:“你就放心吧,我不是来翻看你们所记录的这些史书的,只是想要提醒你一下,一定要将我的这几位妃子描述的特别漂亮,这样也好给后人们留下遐想的空间。”
  听到刘琦的要求,这位史官愣了一下,连忙答应了下来。
  毕竟这可是皇帝的要求,让皇帝观看史书,这自然是不行,但皇帝一个小小的要求,他们还是可以满足的。
  “好了,咱们先回府吧,想来这皇宫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建造出来。”刘琦伸了一个懒腰,对着自己身边的这几个女人说道。
  转眼间又过去了十天的时间。
  在这十天里,江夏郡内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因为藏书阁制度的原因,最近一段时间,颁布的任务特别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