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上海滩 第2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她现在听到的,熟悉的旋律。
  “怎么讲?”秦定邦轻声问道。其实他并不关心“八赫”还是“九赫”,也没觉出有多好听。梁琇听得津津有味,他看着梁琇就够了。
  梁琇想了一下,认真道,“巴赫是西方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音乐家,开了很多先河,对他后面的音乐家影响非常大。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就是咱们现在听的这个,是钢琴音乐创作的典范。在德国那阵,我哥对这个感兴趣,还用小提琴练着拉平均律。”
  秦定邦回想起,梁琇之前在车里跟母亲说过,她跟哥哥在逃难的时候失散了。秦定邦没接话,看着梁琇伴着音乐陷入回忆。
  她温柔地注视着转动的唱片,继续慢慢说道,“我哥哥懂音乐,他说平均律非常伟大,尽管他练的是小提琴,他仍然要用小提琴,把这套钢琴曲集给演奏出来。”
  她理了理耳边的头发,“我哥认定的就不会放弃。那年的农历年,我们都在德国。德国人不过中国年,中国人不能不过。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了一餐年夜饭。正赶上哥哥本命年,守岁的时候,他戴着妈妈给他缝的虎头帽子,拿着小提琴,演奏给我们听——真好听。”
  “你哥哥……属虎?”秦定邦似是无心地问了一句。
  梁琇“嗯”了一声,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一闪而过的怅惘。
  “他大你几岁?”秦定邦接着问。
  “三岁,”梁琇抬头看他,“怎么了?”
  “没什么。”秦定邦看似随意地拿起一张新唱片,“帮我讲讲这张?”
  “好啊。”梁琇爽快答应。
  秦定邦替换下了那张承载了梁琇太多记忆,却让她黯然神伤的唱片。
  新的旋律响起,梁琇听了片刻。
  “这是……这是舒伯特。”
  梁琇不记得这首曲子的名字,只记得是舒伯特的。不像舒伯特其他轻快的音乐,这首听起来如怨如慕的,有些沉重,也有些孤单。
  梁琇想起了哥哥跟她说过舒伯特的故事,“曲名想不起来了。舒伯特早年曾经喜欢上一个姑娘,他这辈子就只喜欢过那么一个姑娘,但是没成,姑娘后来嫁别人了。不知道曲子里是不是他记录的失落和难过……”
  “唉?怎么给停了?”梁琇正体会着舒伯特用音符排布出的如泣如诉,音乐却一下断了。一转脸,秦定邦已经把唱片从唱机上取了下来,连封皮都没套就直接给丟到了一边,“放其他的吧。”
  “为什么啊?”梁琇不解。
  “不喜欢。”秦定邦只说了这三个字。
  梁琇见秦定邦开始翻看起桌上的唱片,好像在找,又好像都不满意,有些无从下手。
  “我帮你找吧。”梁琇又找了一遍,挑出一张,“你听听这个,《马勒第五交响曲》。”
  “好,”秦定邦一边给放到唱机上,一边问道,“这有什么说法?”
  “其实我只是单纯觉得好听,背后的故事和人,我都不了解。”梁琇有点尴尬。
  “你爱听这个?”秦定邦确认道。
  “嗯,第四乐章尤其好听。”梁琇回忆道。
  “好。”秦定邦把唱针搭到了唱片上。
  音乐这东西,怎么可以这么神奇呢?梁琇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因为不了解,所以全靠自己去悟,好像有故事,却又不总是同一个。相同的旋律可以随心情生出很多版本的解读,也许今天能映衬这种心境,明天就是另一番悲喜。
  她站到了窗前。
  夏末秋初的半下午,已近黄昏,天空有热烈的太阳,也有大片的乌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