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29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班师回朝还早,”黄太师把话题往边上一带,“老太傅那儿,老夫是劝不动了,还得皇上出面。”
  “自然,”皇太后道,“皇上会去向太傅请罪,还望两位老大人也走一趟,替皇上敲敲边鼓。”
  范太保笑了笑。
  黄太师也顺势应下:“是得说项,若不是这把老骨头实在经不住折腾,老臣都想去飞门关,当面与林小子、老侯爷好好说一说。”
  “给你孙儿写封信?”范太保提醒着。
  “这主意对头,”黄太师连连点头,“给他写信,让他转交给林小子他们。”
  皇太后听着,道:“那就麻烦两位了。”
  两人起身告辞。
  皇太后亲自送到殿门外,等那两人结伴走了,她转过身,脸上笑容都收了起来。
  表面上,范太保与黄太师都向着皇上说话,但皇太后隐隐觉得,他们没有那么坚定。
  这也难怪。
  一来,那个勉强编造出来的理由,并不能完全取信他们。
  再者,信任这两字,建立起来很难,而一旦失去,想再恢复,难上加难。
  唯有持之以恒地给予其信心。
  好在,两人虽有质疑,却依旧心存大周,想要让局面趋于稳定。
  应该还来得及。
  第335章 老臣不送了
  另一厢,范太保与黄太师一块,慢慢走回千步廊。
  宫里嘴杂,两人并没有对先前慈宁宫里的对谈多交流什么,而是心照不宣。
  无论皇太后说得有多恳切,但母子母子,终究是母不能代替子。
  这对母子,并没有齐心。
  杀邓国师,毫无疑问是皇太后的主意。
  对此,太后也承认了。
  而在之后的对话里,皇太后表现出来的是她对皇上的强势。
  皇上登基多年,最初时候,皇太后管得多些,等过了几年,她就很少插手了。
  大小事情,由皇上来决定。
  可是,因着眼前的困境,皇太后后悔了。
  如她自己说的,她后悔没有早几年就杀邓国师,而是拖到了现在。
  风雨将起,皇太后不再把决定权交给皇上,而是大包大揽地在替皇上做决定。
  这在黄太师看来,不能简单归于“好与不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