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宁赶紧伸出手握手:“你们好,欢迎来指导工作,我是徐宁。”
  许镇长说:“我们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有话直说了。是这样的,我们接到上级领导的指示,说你们潜龙村的农副产业搞得非常有特色,看能不能以这个为基点,将整个村子甚至整个镇子都做成产业化,做成整个县甚至整个市的示范区,所以我们就实地考察来了。”
  “欢迎欢迎。”徐宁心想,难道是石书记的意见?
  郭珊珊和黄婕端着切好的西瓜送了上来,徐宁说:“天气太热,吃片西瓜润润喉舌。”说着带头拿了一片西瓜,几个领导也渴了,看见西瓜也不客气,都拿了来吃,徐宁家的瓜是没得说的,冰镇的西瓜又沙又甜又凉,吃得爽口舒心,大家纷纷点头,说这瓜不错。
  徐宁说:“做成产业化当然是件好事。不知道领导有什么指示,我家里种的东西很不少,种类也多。但如果要做成产业化,我觉得品种要单一,这样不管是对种植还是对销售来说,都比较稳妥。”
  黄所长说:“我们也是这么打算。全镇单一产业化,这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准备先在你村里设点试验。徐宁你是这个产业的带头人,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徐宁伸手抓抓脑袋:“我也不大清楚整个市场,我觉得种什么不难,关键是销路要找对,先找到买家,我们才敢种,否则东西种出来了,卖不出去,对老百姓来说,风险太大。”
  许镇长点头:“有道理。”
  徐宁说:“这点我门路有限。不知道镇里有什么好的招商项目,或者有没有好的合作伙伴,找准了下家,我们才好去做。”
  许镇长说:“这个也恰是我们今天来的目的,我要先了解我们这边适合种什么,这才好回去找商家,不然我们的工作也没法做。如果对方说要枣,我们这边种不出好枣,说了也就是白说,你说是吧。”
  徐宁点头:“是该样。”徐宁又叫郭珊珊将冰箱里冰镇的草莓拿了出来招待客人,“这是我自己种的草莓,味道还不错。我们这里适合种的水果有不少,比如西瓜,还有这草莓,都是合适的,另外像桃子、梨子、李子也都可以。见效最快风险最小的自然要数西瓜,因为西瓜大部分都是成批量成熟,一次性就可以采摘完,周期短。草莓的周期性就比较强,采摘的时间前后有几个月,如果整个村都种草莓,要做成规模也不算难,而且还可以顺带发展副业,比如吸引周围城镇的人来我们这里摘草莓,还能带动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桃子李子什么的,见效比较慢一点,都需要几年才能看得到效果,但是成本会比较低一些。”
  几个人吃了草莓,也纷纷点头:“这草莓不错,种出来了应该也不愁销路。”
  几个人吃饱喝足,徐宁陪着他们上后山去转了一圈,实地考察了一番。几个镇干部对徐宁的大手笔还是很吃惊,没想到他们镇上居然卧虎藏龙,有这么一个人才在。
  许镇长偏头看着徐宁:“如果种草莓,你可以做技术指导吗?”
  “你说我们全村都种?”徐宁说。
  许镇长点头。
  徐宁笑道:“技术指导谈不上,我自己也是瞎摸索,才种了一年,不过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帮助大家。”其实他也没多少技术,主要是靠着空间水作弊,一边自己摸索着去做,不懂的上网去查资料。
  许镇长说:“到时候农科所那边也会不定时派技术指导员下来指点,这个初步方案我们就有了,具体怎么实施,我们回去再讨论研究,有消息就会传达下来。”
  徐宁想了想又补充说:“如果今年冬天开始种草莓,那就得弄大棚,这个前期投入会比较大。”
  “如果真的试点要做,政府会有一些补贴,当然村民自己也要贴一点,这跟做生意差不多,凡是做生意,刚开始总是要投入一点本钱的。”许镇长说。
  徐宁点头:“是这个道理没错。”
  送走几个镇里干部,徐宁回到院子里,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看见寻序已经在躺椅里睡着了,便走到另一张躺椅坐下来。寻序听见他过来,扭头看着他:“什么事?”刚才那些人过来,他不爱跟陌生人打交道,回屋去上网去了,直到这些人都走了才出来。
  徐宁说:“好像是要在我们这里试点,让村里人都来种草莓。”
  “卖给谁?”寻序非常犀利,一针见血。
  “不知道,镇里干部负责找销路,不由我管,我只负责提供意见和技术参考。”徐宁打了个哈欠,这些干部们大中午的跑到自己家来考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了。
  “咱们会受影响吗?”寻序问。
  徐宁闭着眼睛说:“应该不大。以后我们就少种点草莓,种点卖给陈复就好。他们种的话,肯定没法做到无公害,会喷药撒化肥。”
  “哦。”
  徐宁打了个呵欠:“睡会儿午觉。”
  睡得正香,突然听见耳朵边嗡嗡作响,徐宁和寻序同时睁开了眼,眼前突然出现一只大马蜂,吓得徐宁猛地往后一躲,脑袋撞在了躺椅背上,生痛。寻序皱起眉头,挥手一扇,那只马蜂就往地上落去了。徐宁摸着脑袋看着寻序:“你可真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