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风雨下西楼 第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都问了些什么?”
  李诀一边舀着羹汤,一边说道:“问我家新进的厨娘是否用得习惯,要不要他从宫里拨几个下来。”
  ?
  朝烟听得愣住。
  拨几个厨娘下来?这是什么意思?
  朋党之事呢?
  李诀接着道:“朝堂上,有人提了孙娘子之事,说给官家晓得了。我原本以为官家此言是要敲打我,却不想官家竟真是要给我家拨人。官家叫我不必将厨房事记挂心头,他直言道,皇城司察子们常有上报各官员家中的用度开支,他看了,同品级的朝官之中,我家用度是最节俭的。”
  给女儿讲这些事,李诀乐此不疲。
  不过朝烟奇怪的是:“皇城司的察子,连官员家中用度都能摸清?”
  “皇城司职责如此。”李诀道,“刺查消息,他们最为聪明。官家也最信得过他们,故而他们说我家不曾铺张,官家就觉得我家不曾铺张。”
  “那…那,关于父亲结交朋党一事呢?”
  李诀默了,看朝烟一眼。
  “大人,怎么了?”
  李诀皱眉:“烟儿,我本只想与你说厨房之事,可你如何知道了朋党之事?”
  朝烟也皱眉。父女二人神情相似极了。
  “父亲,这是嫂嫂与我讲的。嫂嫂说,一下朝,她的长兄就给她来信,说了此事。嫂嫂的长兄在朝中任一武将,也是与父亲一同上朝的。”
  “啧。”李诀神色凝重,王氏此举不太妥当。官家本就忌讳官员私结朋党,他本就因此受弹,她长兄还一下朝就来信。若有人再要弹劾他,这便是他与亲家一族结交来往的证据。但女儿面前,他也不多说什么,安慰道:“官家不曾因弹劾而生贬我之心,与我问话,也只是问些其他朝臣互相之间的往来。放心,无事。”
  李诀虽然口头安慰李朝烟,心里却在叹息。
  他与官家君臣日久,从不曾互相猜忌。
  因台谏于朝中地位特殊,他对官家而言,必须是个孤臣、纯臣,是最不可结交朋党之人,不然就会有因朋而弹的嫌疑。
  淮南李家,世代簪缨。世代簪缨,代代纯臣。
  李家的儿郎自前朝起便是人才辈出,至李诀这一代,官至执政的已出过三人。然李诀的曾祖原侍后晋,又因后晋高祖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以事辽国,怒而辞官,举家迁至淮南,自此不仕。
  李家在东京,其实并无什么根基。李诀也无交好的朝臣,故而官家放心把御史中丞一职交给他。
  而当李诀成为了吴国公的连襟,他也就成为了有可能拥有“朋党”之人。
  无稽之谈,可畏三人成虎。
  幸而官家实在信任他,任他人诽谤,也愿听他自证清白。
  只是,李诀原本心里想的一件事,便要就此作罢了。
  为此,他特地连夜写了一封信,翌日一早叫人送去给人答话。
  信中写的,是说自家女儿年龄尚小,暂不考虑婚嫁,也不必乞巧相看了。
  这封信,送去了端明殿宋学士的家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