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后,司马师安排王基接替诸葛诞成为豫州都督。诸葛诞则接替毌丘俭成为扬州都督,他几经辗转,又回到了昔日的领地。另外,还有陈群的儿子陈泰接替郭淮成为雍凉都督。魏国几大主要战区的格局再度发生改变。
  这场历时一个月的战役,耗光了司马师余留的全部生命力。他急迫地想要马上率军返回洛阳,但当他走到许昌时,他知道自己撑不下去了。现在,他脑子里唯一的念头便是该由谁来继承家族的权柄。司马师总共有五个女儿,全部是由被他毒死的夏侯徽所生,其中一个女儿还嫁给甄德为妻,这是司马家维系甄家和郭家两个强大外戚的重要纽带(甄德本姓郭,后过继给甄家,因此身兼二家外戚)。可是,他却很不幸地未能生下一个男孩,他有一个养子名叫司马攸,是司马昭过继给他的,但司马攸才年仅七岁。
  司马师最亲的人无疑是镇守洛阳的胞弟司马昭。
  “快!让子上(司马昭字子上)……来见我!”司马师痛苦地吩咐道。然后,他望向旁边侍立的两个亲信——傅嘏和钟会。“拜托二位……助、助子上……辅政……”他勉强挤出这几个字后,便再也说不出什么话了。
  在《世说新语》中写道,司马师临死前将辅政重任授予傅嘏,傅嘏不敢接受。这基本没有可信度,傅嘏仅仅官居尚书仆射,政治资望明显不够。而司马家族枝繁叶茂,就算司马师跟傅嘏关系再好,也绝没可能将这得来不易、历经两辈人经营的权柄传到外姓人手中。
  几天后,司马昭从洛阳赶到许昌,见到了垂死的司马师,他伏在床前不住地哭喊:“大哥!大哥!”
  司马师微微睁开一只眼睛,艰难地向弟弟伸出手。司马昭见状,慌忙握住。
  给你了,接得住吗?司马师无力说话,只是凝视着弟弟,就如同四年前司马懿弥留之际所做的那样。
  接得住!司马昭泣不成声,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拼命点着头,并紧紧握住大哥的手。
  司马家族的权势……这是司马师最后一个念头,想到这里,他终于结束了自己波澜凶险的一生,安静地死去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竟见到自己满月时的一幕,父亲司马懿站在床前,眼神中充满无限温情,而他自己则向窗外的明月伸手拼命抓着,如今,他抓住了。
  公元255年3月23日,司马师病故,享年四十八岁。自司马懿死后,他接掌权力仅四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铲除了夏侯玄和毌丘俭两个最顽固的曹氏死忠。另外,如果说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以武力迫使郭太后就范,那么司马师则是靠怀柔手段成功笼络了郭太后及其背后的郭氏、甄氏两大外戚家族。不夸张地讲,正是司马师确立了司马家族权力传承的合理性。司马师死时食邑高达九万户,谥号“忠武侯”,多年以后,他的侄子司马炎建立晋朝,他遂被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兵临城下
  司马师病故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魏都洛阳,一时间,朝野震惊。
  “陛下,司马师死了!天佑大魏啊!”内宫近臣悄悄对曹髦耳语。
  曹髦从皇位上一跃而起:“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司马师,他死了!”
  曹髦长长地出了口气,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一年来,他处处受到司马师压制,早就对这个权臣恨之入骨。不过,他年仅十四岁,并没有足够成熟的想法应付这一局面。“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陛下可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拜中领军司马昭为卫将军,派他去镇守许昌,同时让尚书仆射傅嘏带大军回京,如此一来,这批大军就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下。将来再逐步摒除司马家族的势力。”
  “好!传中书省,下诏!”
  当日,朝廷发出一封诏书:“中领军司马昭官拜卫将军,留镇许昌。尚书仆射傅嘏统率大军回京。”这则简短的人事安排用意明显,即是阻止司马昭入京。在《三国志·钟会传》和《资治通鉴》中,这封诏书都被称作“中诏”,“中”指皇宫禁中。对此,胡三省特别解释说,当时诏命皆出自司马师之口,而这封诏书则是直接来自皇宫内,故特别写明为“中诏”,也就是说,是由魏帝曹髦直接发出,这在当时是极少有的情况。在《晋书·文帝纪》中,同样直言不讳地写道曹髦命司马昭留镇许昌。
  很快,这封“中诏”传到了前线军队。
  诏书的内容令钟会不寒而栗,他身为司马家族的亲信,早就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全部压在司马家族这棵大树上,眼见司马家族有倾覆之危,自然心生畏惧。此刻,他警觉地紧盯着傅嘏问:“傅君,你打算怎么应对?”
  傅嘏具备足够的洞察力,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正处于左右历史的十字路口。毌丘俭、王淩、李丰等人付出生命所争取而未能如愿的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如何应对?傅嘏也这样扪心自问。倘若按诏书执行,他肯定能成为魏国第一中兴功臣,而司马家族的权势也将就此终结。但遗憾的是,他对曹氏可以说毫无感情可言。傅嘏踏上仕途是从被司空陈群征聘为幕僚开始的,他目睹了陈群毕生与皇权的抗争,然后在曹叡的压迫下度过了郁郁寡欢的晚年。而后在曹爽秉政时代,他与何晏、夏侯玄等人为敌备受排挤。这些经历都让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司马氏门下。
  天下士族心系司马氏,而曹氏,还是让他们走向没落吧!他安静地盯着眼前的诏书,突然转头凝视钟会的双眼,以异常坚定的语气说道:“钟君,我打算让司马昭辅政,请助我一臂之力!”
  “纵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钟会对司马家族的忠诚,全部建立在利益基础上,虽然他并不是一个为了别人肯粉身碎骨的人。
  是夜,傅嘏和钟会二人进行了一番密谋。
  钟会提议:“我们即刻上表,申明让司马昭辅政之意。”
  傅嘏点点头,却不知从何处下笔,他抬眼看着钟会问道:“依你之见,这奏表该怎么写呢?”
  钟会提笔,行云流水一般,顷刻间,一封奏表即告完成:“臣傅嘏以微末之功,实在无力应付军中事务,卫将军司马昭忠孝仁厚,深得将士之心,故,臣把军权授予司马昭,即刻率大军回京。”钟会的意思是让傅嘏把军权交给司马昭,然后一同率军回洛阳,以兵势威逼朝廷。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段钟会擅长写表文的逸事。一次,司马师命虞松作表,结果总不如人意,钟会看罢,仅仅修改了五个字即令司马师大为悦服。
  傅嘏看完奏表的内容倒吸了一口冷气,颔首应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