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葛恪和聂友交情深厚。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并非出于对老友的思念,而是希望能得到老友的理解和支持。
  聂友的信这样写道:“先帝(孙权)很早就想从东关攻入魏境,无奈从未如愿过。之前东关大捷实有诸多原因——敌攻我守、将士舍生忘死,或许还要仰赖上苍庇佑。但这些优势很难再现,希望您能息兵养民,等魏国出现动荡再伺机而动。”
  诸葛恪逐字逐句地读着,神情从最初的渴盼变成失落与愤怒。他给聂友回信:“没想到连你都看不透天意,回去再好好读我的文章吧!”此后,吴国群臣再无人敢劝阻。
  东关之战仅仅过去两个月,公元253年4月,诸葛恪在举国上下一片反对声中兴师二十万伐魏。
  临行前,诸葛恪强行征调镇守南荆州乐乡的朱绩跟自己出征,然后把乐乡划入弟弟诸葛融的辖区。早年间,就是王昶围攻江陵那场战役中(公元251年初,王淩案发前夕),朱绩邀请诸葛融(诸葛恪的弟弟)联手抗击王昶,却被诸葛融临时放了鸽子,导致惨败。这些年,朱绩和诸葛融关系极度紧张。诸葛恪怕朱绩在后方搞事,遂把朱绩调到了自己军中。
  5月,吴军越过巢湖向北侵入魏国境内。可是,将士们完全不像上次东关之战时那样斗志昂扬,无不是垂头丧气,到处弥漫着厌战情绪。
  诸葛恪本打算扫荡淮南一带,但当地百姓早就携家带口逃到北方。而魏国扬州都督毌丘俭见吴军声势浩大果断采取守势,将兵力收缩在寿春城中拒不出战。诸葛恪扑了个空。
  部将建议诸葛恪围攻合肥,引诱魏军前来救援,到时候再跟魏军决一死战。史书中没有记载这策略究竟是谁提出来的,但颇为巧合的是,在东关之战前,诸葛诞也曾向司马师提过类似的建议:“我们以精兵围攻巢湖大堤旁边的东城和西城,等到吴国援军到达,再集中兵力围剿吴国援军。”
  事后证明,诸葛诞失策了。
  眼下,诸葛恪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率全军向合肥而去。
  合肥攻防战
  二十万吴军对合肥展开围攻。同时,在遥远的西方,蜀国卫将军姜维也如约侵入魏国境内的雍州南安郡。
  魏都洛阳,大将军司马师焦虑地问中书郎虞松道:“扬州合肥、雍州南安两条战线军情紧迫,可上次东关战败后,扬州军心不振,你觉得会不会有闪失?”
  虞松年轻时跟司马懿征讨过辽东公孙渊,是司马家族一手提拔的嫡系亲信。他分析说:“诸葛恪率大军围攻合肥,实则是希望能跟我军在野战中决一高下,倘若合肥能坚守,吴军必士气跌落。毌丘俭按兵不动,坚守避战,其实对我方有利。再说雍州局势,姜维误认为魏军被诸葛恪吸引,所以才敢孤军深入,若能集结关中诸军反击,姜维也不足虑。”
  司马师连连点头,即命令雍州都督郭淮和雍州刺史陈泰迎击姜维。郭淮早已将身家利益与司马家族牢牢绑在一起,司马师对他相当信任。不过,扬州都督毌丘俭当年是曹爽嫡系,他有些不放心,遂派遣叔父——太尉司马孚前往淮南督战。
  司马孚临出发前,司马师嘱咐道:“叔父去了淮南,只须责令扬州驻军坚守即可,合肥城防坚固肯定能守得住。没有十足的把握千万别迎击诸葛恪。”
  几天后,司马孚手持节钺来到位于合肥以北二百里之遥的淮南郡寿春城,严令禁止扬州都督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出兵救援合肥。
  合肥隶属扬州淮南郡,早先,孙权曾四次率军攻打这里,可每次都是颜面扫地惨败而回。这座城池也成全了魏国初代名将张辽、乐进、满宠等人的赫赫威名。三国时代涌现出很多善于守城的名将,通常情况下,守城方兵力远逊于攻城方,所能仰仗的就只有高耸坚固的城墙,一旦城防被攻破必死无疑。困守孤城者,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到死的毅力,除此之外,还需要些机智。
  公元253年6月,合肥守将张特亲率三千守军承受着诸葛恪二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
  “射箭!射箭!拼死也要守住!”张特喊得声嘶力竭。
  在合肥城外,诸葛恪堆了一座土山,让吴军爬上山往城中射箭。战争一连持续了三个月,合肥城防临近崩溃边缘。
  张特意识到形势危急,他登上城墙向吴军呼喊:“我无心再战,但是魏国律法规定,只要城池被围攻一百天还没有援军,即使投降也不株连家眷。到现在,合肥已被困九十多天,死者过半,请你们再等几天,期满之日我肯定开城归降。”接着,他把自己的官印抛到城外,“这是我的印绶,以此为誓!”
  吴军相信了张特的话,暂缓攻城。
  这天夜里,张特火速指挥守军在破损的城墙内又修筑了一层内墙。
  翌日,吴军瞪着拔地而起的内墙才知道被张特骗了。经过三个月好不容才打开的缺口,一夜后功亏一篑,吴军只能重新对合肥发起攻击。就在这时,诸葛恪又得到一个沮丧的消息,蜀将姜维已被雍州刺史陈泰击败,撤回本国。
  尽管局势不利,诸葛恪依然不想放弃。
  攻守双方的力量都在骤减。张特的三千士卒死伤过半,而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更是耗损巨大,士气严重低落。而且,无论是合肥城中的魏军,还是城外的吴军,均被一场疫病折磨着。
  一名偏将忍不住向诸葛恪诉苦:“我军身心疲惫,又有大半患病,死者不计其数!”
  “合肥这样的小城都久攻不下还有什么可狡辩的!再敢多言,立斩不赦!”诸葛恪试图压住这种扰乱军心的声音。
  诸葛恪的独断专行让朱异再也忍不了了,他抱怨道:“当初偏要违众出师,现在不退还等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