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深陷漩涡(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消息再次震撼长安臣民,于是全城议论四起,人人惊诧。
  海东战事未平,天子却急召薛仁贵回京,难道大唐又要兴刀兵?
  长安四夷馆驿。
  赞悉若坐在馆驿的堂屋内,神情惊疑不安。
  他的面前,坐着吐蕃使团的副使和几名武官。
  长安城传遍的消息,赞悉若当然也听说了,当听到大唐天子急召薛仁贵回京,赞悉若打从心底里感到颤栗。
  联想到刘仁轨查出了青楼刺客,天子便立即下旨召回薛仁贵,实在令人不得不揣度,那名被拿获的刺客所交代的供状,是否与召回薛仁贵这件事有关。
  如果两者相关的话,吐蕃则大难临头了。
  赞悉若从来没怀疑过大唐官员办案的能力,那晚他闻到了那股檀香,而官府的差役也闻到了,顺藤摸瓜追查下去,拿获刺客并不是太难的事。
  若刺客真是吐蕃国内某个政敌所遣,很难说大唐天子会否因此大怒,愤而兴兵伐国。
  当然,赞悉若是吐蕃大相,是政治人物,他很清楚没有人真正会因为一时愤怒而兴兵,但无可否认的是,李钦载被刺,却是大唐兴兵的一个绝佳理由。
  因为赞悉若知道,大唐欲取金齿部,而他,是明确拒绝李钦载的,大唐没达到目的,恰好又发生了刺案,刺案牵扯到吐蕃,如此绝妙的理由,大唐怎会不用?
  大唐天子欲动刀兵,必然是其中有天大的利益所驱使的。
  不幸的是,这里不是吐蕃的逻些城,赞悉若只是朝贺大唐天子的客人,在这座大唐的都城里,他的消息渠道完全被封闭了,根本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情报。
  刺客是如何拿获的,刺客在刑部大牢交代了什么,他是否真是吐蕃国内的政敌所遣……这一切赞悉若都不知道,此时的他,像一个夜半临渊池的瞎子,全凭盲目的摸索而决定进退。
  这才是最令他痛苦的。
  馆驿堂屋内,吐蕃副使的表情也忐忑不安,现在不仅是赞悉若,整个吐蕃使团都察觉不妙。
  他们发现自己已被牵扯进一个巨大的漩涡里,无论如何用力,也摆脱不了这个漩涡,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越陷越深。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