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到底真实世界是怎样的?”
  梁左努力调整自己急促的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
  “就如你所见。”昆仑木木回答:“昆仑世界,就是真实,就是你们最后的栖息地。”
  “不对!”梁左突然发现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你说谎!不然星河联盟是怎么回事?是他们发现了你!没有他们开启,你根本就没有打开!”
  “你能够保持逻辑理性,很好。”昆仑赞扬了一句:“不过话说得不对,不是联盟发现了我,是发现了我们……”
  地球毁灭之前,有人将昆仑藏在了一颗人造星球之中,一部分人被转移进入,另一部分人尝试其他途径自救。
  最后只留下了昆仑之中的人。
  很多年后,被毁掉聚居地的星河联盟舰队赶到,他们发现了昆仑这一降维形式的栖息地妙用,也将联盟的人入驻。外面留下很少的人继续分头寻找未来可能存在的宜居星球。
  然而这一段隐秘历史早就被最早的联盟指挥官们封禁起来,避免造成内部民族隔阂问题,统一称作联盟,不论是很早就定居在其中的人,还是后来者。往后诞生的人都只会相信这只是一种保护性栖息地,外面还有广袤的可以生存的世界……
  希望,是种族能够活下去的关键火种。
  哪怕只有一点点。
  哪怕是假的。
  “能量供应,能量供应。”梁左努力从昆仑嘴里找到漏洞:“哪怕是三维化栖息地也不可能没有能量存在!”
  “没错,这是世界上的通则,能量始终处于逸散状态。”昆仑竟然轻轻点头认可:“所以昆仑从始至终都是一颗种子,进入一颗星球,榨干星球的全部能量,然后飞向下一颗……所谓血夜,也是由于需要更换星球导致供应暂时性短缺,一年消耗一颗星球,这就是昆仑的驱动力。”
  梁左无言以对,内心更是无比绝望。
  一个个精准细节拼凑起了另一幅让人不想相信的世界观,他恨不得自己不知道真相,整个人就像是泡在粘稠的毒潭之中,无法挪动分毫。
  “所以回到问题根本上来,为什么地球会被毁灭,我只能回答你我看到的‘这一个’地球被毁的原因。”僧人等他情绪稍微稳定后说:“关于你眼中地球被毁的确是突发事件……”
  按照计划,任何“副本”星球生态需要进行到一个零界点时才进行巨变——即是昆仑所说的“征召计划”。
  临界点可以理解为,让其自然演变进入某个瓶颈,或者是大环境处于极度恶劣或者是过度平和,顺理成章引发一次“巨变”,如此一来沉溺其中的人也更能够接受自己定位的变化。从虚拟之中的平民慢慢觉醒,重新回到真实世界的昆仑之中。
  如同是一个成年人要告诉一个后辈某些道理,你如果一味说,应该怎样怎样,怎样才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对方永远不会理解,也不愿意相信。
  那么该怎么做?
  引导,让他自己认识到到底每一种行为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让人厌恶的结果,伤心的回报,高兴的收获,惨痛的教训,血本无归的痛苦……唯有自己一步步走出来,他才能够渐渐懂得自己所在世界的真实运行规则。
  无关于立场,只是人这种生物从来都是多疑,而且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以太人闯入“副本”之中躲避追杀,同时也洞察了昆仑人的秘密,昆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他将秘密发送出去,因而不惜甚至趁机毁掉这一个“地球”,将其彻底封禁在其中。至于为什么一直没有将他处理掉,是因为活着的以太内应才会让某些人更加投鼠忌器,活着价值更强于一具死尸。
  梁左顺着这个思路想到了以太人:“以太帝国也是假的吗?”
  岂不是除去昆仑,其他一切都只副本一样的游戏幻境?
  “很可惜不是。”僧人双手交错叠在腿上:“以太帝国和昆仑世界极为相似,这也导致我们互相发现的时候没有任何根本性和平的可能。三维化世界不同于真实世界,很难进一步延展,已知两个办法是通过外部强力改造升级或者是……简而言之吧,三维化世界的稀有程度不弱于地球那样有生命的星球。两颗有生命的星球相遇,征服和侵占资源是唯一的结果,因为想要再遇到下一个同类几率实在太小。”
  “这就是为什么以太帝国和昆仑之间持续千年战争,理由不是什么领地分歧,也不是意识形态差异,就是为了空间,资源。整个过程就像是两个被锁在泡泡里的文明,两个泡泡以亿万分之一的概率在某个通道相遇,它们彼此之间唯一的想法就是掠夺对方的空间,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性。昆仑和以太帝国,只有一个能够活下来。”
  坐在对面的昆仑用平淡语气叙述着这一场旷世之战:“所以大概你明白过来了,为什么要让你们这些‘被征召’或者是‘清醒者’参与排位赛,只是为了选拔具有合适资格的战士,进前线抗击敌人,也是保护家园。”
  “我真身还在炼狱战场,不能在这里持续太久,我所说的东西已经表达了诚意。希望你也能够履行承诺,赶赴前线。当然你也可以拒绝,只是我不得不把你再次投入‘虚拟’之中,直到你下一次被征召唤醒。事实上,大多数人在这个环节都是拒绝的,不少人都是几次之后才愿意接受现实,赶赴前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