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13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钱有德这几年在广东做的事,虽然没有钱有福在京里那么亮眼,却也被弘治帝这算是挂了号。
  钱有福点头,“再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应该就差不多到了。”
  “正好,你去国子监,空出来的广东清吏司郎中,他正好顶上。”钱有德在广东做了六年地方官,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广东了。
  钱有福惊喜点头。
  完了,君臣二人又凑一起边下棋,边说起武器跟海贸的事。
  这几年在钱有福的创意加持下,大周武器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军校的建立也一定程度上对于中青层武官的军事素养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
  就连只是隔三差五去军校听课的几个皇子,说起军事方面的东西现在也能说的头头是道,就更不用说其他系统教育出来的了。
  海贸方面,因为得到军校的武力加持,这几年海贸生意做的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顺,“这次子庭(舒大人)回来给朕提了个建议,说是想在苏门答腊岛那边买几块地或者几个小岛屿。这样商队路过时也能有个歇脚、补给的地方。你怎么看?”
  “臣觉得舒大人的想法挺好。其实不止苏门答腊岛,沿途隔一段距离,臣觉得都可以买。于大道而言,这些地方买下来,也算是为我大周开疆拓土;于小道而言,舒大人不是说,沿途很多地方土地都很便宜还很肥沃吗?大周这些年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增长很快,遇上个灾年,粮食总有不足。”
  天子脚下,虽然京城这边老百姓普遍日子过的都还算不错,可往偏的地方去,饿死人是常有的事。
  “如果能把那些便宜的土地买下来,开荒种粮食再顺道运回来,不是正好可以解决灾年粮食问题?”
  这话不假,只是这事要做,里面涉及到的事可不少,这地买下来之后怎么办?谁去开荒耕种?是雇佣当地人,还是从大周迁人过去?又让谁去管?是设置官员还是如何?这些都是问题。
  不过,钱有福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弘治帝是听出来了,那就是他双手双脚支持买地,买地有百利而无一害。
  弘治帝捏着棋子思忖,良久,终于想通了,‘啪嗒’落下一子。“好,那就买。”反正也不贵。剩下的问题,大不了等地买下来,再一个一个来解决。
  第229章
  买地的决策定下, 接下来就是跟舒子庭去说这个事情。
  这是弘治帝的事,钱有福不参与。
  他从宫里出来就回户部去整理东西去了。翻年他哥要接任他的工作,为了他哥到时候能更快上手, 他准备给他哥打个样,把他这个广东清吏司郎中日常需要做的事情, 事无巨细给他哥写一下。
  钱有福这边正写着呢, 王琦(钱有福同科,之前两人在翰林院时关系不错)过来了,“找你问点事。”
  “?”
  “咳咳”王琦轻咳两声, 凑过来轻声问,“我听说你有个大侄子今年下场?”
  “是啊, 怎么了?”
  “那个,你那个侄子多大了?”王琦也是第一次帮人问这种事, 多少有点子不自在。
  “十四了。怎么问起这个?”钱有福诧异,然后突然就想到明年好像又是选秀年了, 所以“你家里有侄女正适龄?”
  被钱有福看破,王琦在旁边随意扒拉张椅子坐下, 无奈点头。“两个, 还有我舅舅家里的表姐表妹。”亲近亲戚里好几个适龄的,“你也知道我”家里次子,被家
  里人宠坏了, 说话比较直,对仕途也没太大追求,这几年在官场上混的也不怎么样。
  人脉的话, 除了之前在翰林院认识的梁孟轩跟钱有福关系不错, 他跟其他人都很一般。所以他娘跟他大嫂突然跟他说起这事,他也没其他人可求去, 只能来问问钱有福两人。
  钱有福点头,不过“我侄子虽然年纪差不多到说亲的时候了,可是有没有定亲我并不清楚。你也知道,我大侄子这些年一直跟我哥他们在广东。”他大侄子现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他还真不知道。
  “没事,我也就是先找你问问”算是提前广撒网吧,他娘他大嫂她们其实自己也还犹豫着,到底要不要让侄女撂牌子回家嫁人呢。
  毕竟宫里大皇子、二皇子还有先皇留下的九王爷年纪都大了,估计这次选秀陛下就会给几人选王妃、侧妃。若是能有幸选上,那可是光有门楣的大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