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45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就是在票房、支出等各项上做手脚,逐步提升给杜若兰、黑仔他们各个环节的报酬,变相提高运营成本,再引入“外资”来参与经营之类。
  目的就是把那些游弋在海外的资金,尽可能塞进全球巡演里,毕竟这里面要跨过很多国家,有很多漏洞可以钻。
  然后嗦尼全力以赴的投产、测试、提高良品率。
  看起来荆小强的目的也达到了。
  焦盆实际上才是全世界最大的计划经济,七八十年代焦盆能崛起,就是靠的这种由通产省统一调度统一规划统一下发各种生产任务的模式。
  哪怕一个偏远地区的小村子接到了专做螺丝钉的业务,也能做一辈子,也就有了他们各种仙人、工匠的牛角尖式钻研提升。
  这在七八十年确实吊打了欧洲和花旗工业,但随着九十年代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形成,更迭也越来越快。
  集全国之力的计划经济就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丰田、嗦尼这些焦盆产的佼佼者,一直都有点嗤之以鼻。
  他们不屑通产省的管理,认为成功是因为老子牛逼。
  现在荆小强把节奏陡然拉快,嗦尼已经整合了液晶面板、芯片处理器、内存半导体等生产线到沪海周边,加上手机组装厂。
  以前可能还要把各种部件运回焦盆入库、整合,现在逼急了直接在沪海本地做调拨。
  还美其名曰生产改进,实际上已经把越来越大的比重放在了沪海。
  却没想到这种压到极致的成本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拉大了跟花旗、欧洲手机厂商的差距。
  包括荆小强自己都没想到,这场手机大战赢得这么快。
  第1549章、狗子怎么能吠主子
  因为荆小强自己固有的概念是摩坨洛拉、诺记亚是很大的庞然大物。
  当然这俩品牌也确实悠久,根深蒂固的那种。
  然后他又不会有别人那种觉得这种庞然大物就无法战胜的畏惧感。
  只要经历过这个神奇的时代,就会亲眼见证当技术革新、时代更迭来临时候,再庞大的体量也会瞬间倒地。
  甚至有些小品牌可能还来得及掉头转弯,大厂往往连改的机会都没。
  于是他给嗦尼夸下海口,先做娱乐手机切入赛道,站稳了我们再发起进攻。
  想的是好歹要来个好几轮,起码打到三五年后,无论怎么多个搅局的总能让整个国际手机产业更混乱些,给内地那些后发的手机厂商捡漏的机会。
  却忘了摩坨洛拉固然做了很多年通讯器材,大哥大也有十来年的历史,诺记亚更是后来成为全球手机霸主,97年其实大家都在起跑线没多远啊。
  因为发展再早,之前的移动电话也没小巧到谁都方便拿,基站建设、覆盖网络甚至程控技术都没这么完善。
  这时候才恰恰是技术爆发点。
  大家都站在这个点上。
  如果荆小强是自力更生,想自己干肯定也不行。
  但恰恰是嗦尼这样的焦盆电子品牌,从产业链和技术储备上绝对能跟这两家掰手腕。
  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拿出风靡全球的产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