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4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电视剧的收视群体的确欣赏力要简单粗暴得多,罗莉这毕业前后三四年间都参与拍摄了六七部电视剧,俨然小富婆了。
  但拍这种电视剧越多,有才华有理想的就越想念大银幕上的艺术性。
  所以这仨前后脚飞到鹏圳来找荆小强。
  只因为看过剧本之后,都很清楚这是国内难得一见的顶级本子。
  这部原本应该在2006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文艺片,是标准的美式励志电影。
  熟悉国内电影的都知道,恰恰是这个在全世界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好莱坞鸡汤类别,国内拍得极烂。
  好莱坞电影可以从容的把鸡汤拍成花旗梦的传说,让全世界都相信那是个只要努力就能发财成功的地方。
  内地却因为拍电影的人们把这种事当成笑话,要么拍出来自己都觉得虚伪,要么索性处理成伟光正的主旋律,起码在同行之间说起来也能自嘲是为了混饭吃,违心的迎合上意而已。
  这年头只要涉及到比较现实主义的作品,都是灰暗苦涩。
  连张导这时候艰难转型,拍的都市现代作品也偏荒诞意识流,不然没法说服自己。
  这些相比全国普通百姓能看到更多东西的文化人们,被巨大的差距打跪下了,没法骗自己,又看不到能追赶的希望,只能无病呻吟或者粉饰太平。
  结果荆小强这个剧本,实属打了个样。
  看看在这个时代下,能拍出什么样合情合理的鸡汤。
  原作是贫穷的生活让妻子落跑,只剩一个人近中年的男人带着儿子在大街上风餐露宿,为了让儿子有正常的上学环境,他卖血、他跑好几条街跟流浪汉抢救济睡觉的地儿,他跟一群刚毕业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争抢一个实习机会,但在孩子面前,他永远都是最顶天立地的爸爸,即便窘迫到要在地铁站过夜,他也要和孩子一起玩躲避恐龙的游戏,孩子也懂事得从未让他烦恼,反而成为他每次倒下又爬起的动力。
  花旗版本里是从流浪汉奋斗到华尔街投行去实习上班,现在成天跟华尔街打交道的荆小强才说那是虚伪的放屁。
  能进到华尔街投行,拼学历都不行,得拼人脉和推荐信。
  也许四五六十年代某个偶尔的幸运会砸到普通人头上,进入八九十年代以后,别说这辈子,上辈子混迹百老汇的他都不信这个。
  但好莱坞的专业人员,影帝级的威尔史密斯愣是把这个故事讲得极其感人。
  荆小强现在很怀疑这种电影,特么是不是拿了cia的资助费用啊。
  他现在拿过来精修改动,却比原作更真实可信。
  故事就发生在鹏圳,就发生在他现在无比熟悉的工业园区,一双从内地过来特区打工的夫妇,文化人出身的男人心比天高,总想干出番事业,却频频失败受阻,妻子艰难打工赚的钱都被他赔光,气得回了老家。
  但知道回到落后的乡镇,儿子的未来也无法翻身,这个父亲带着儿子艰难的流落在这座火热又冰冷的城市。
  他卖血,打零工,躲避收容所把他们遣送回家,跟一群刚毕业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争抢一个正式销售员的机会。
  甚至比原作都有提升。
  固然是这个父亲在拼命争取改变生活环境,让孩子有不一样的人生未来,同时孩子也是在治愈他纠正他脚踏实地的面对现实。
  这部戏就跟这个年代流行的所有揭示现实的作品不一样了。
  那些喊着揭开伤疤,直面惨淡人生的作品,都没有给出这样的解决方案啊。
  个人在时代里的确很渺小,但个人也有顺应时代做出调整的必要,非得志大才疏,非要头铁或者绝望灰心才能显着是浊世清流吗?
  难道不能像这样改变自己去做到更好么。
  这个社会已经在平稳向好的发展,十年前做点小生意叫投机倒把,陆曦他们这样全国大范围的调动巨大数量商品,在不同地域之间赚取货品差异化的巨大利润,放到十年前简直可以扣上破坏经济的帽子,枪毙都有可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