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40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荆小强只能故作高深的点头:“大概有这种思路吧……”
  这时抬头看见和几个安保挡在媒体席边的博格坎普,又想起温格的最已阵,真就鬼使神差的偏头问了句那个著名的名字:“罗利佩奇在技术部门吗,上次我在高校座谈的时候,好像见过这个小伙子……”
  杨宁静马上又给自己的助理们低语几句。
  这时候已经是标配的上网笔记本电脑上搜索下内部员工清单很方便了。
  没错,本来应该在97年左右创建古歌的罗利佩奇,去年大学毕业开始进入aha做码农!
  因为荆小强提前开启了光芒万丈的互联网世界,华尔街推动了钱途无限的互联网热潮,罗利佩奇放弃了本来该去斯坦福大学深造博士的机会,被大量招人的aha搜刮过来高薪搬砖!
  而他应该在斯坦福遇见的古歌合伙创始人谢尔盖,则从94年底就开始在irf互联网广播网上班,现在还当个小主管呢!
  完蛋!
  这个最已阵让荆小强简直措手不及。
  第1481章、老六就是老六
  要怪只能怪荆小强他们这一系列的互联网产业爆发太猛烈。
  九十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有个著名的词儿,就是烧钱。
  互联网公司拿到数以亿计的投资以后,都是拼命烧钱,烧自己发展的方向,拼命招人扩大规模、抢用户数、抢市场占有率,烧得对手失去抵抗力,烧不死就收购。
  只有拼命烧,才能烧出个未来。
  因为谁都知道互联网是未来,却不知道未来怎么走,只能靠烧钱试探每个方向。
  可荆小强上市融资融到了最多的钱,却一点都没有瞎几把烧。
  一点弯路都没走,只拼命的在全球开服务器,建分公司,优化搜索引擎,优化论坛架构打下基础。
  然后静待该出现的公司,收购之!
  aha、irf这等几千亿市值的大企业,两三年下来在全球才三四万员工,人均价值一千多万美元,这规模简直小到好笑。
  可哪怕是花旗,这年头每年高校毕业的互联网人才也就这点。
  aha大厦修建的三十年代,花旗高校毕业生大概每年一百万,到七十年代这个数字也只多了十万,而我们同期四十年代两万人,八十年代三十万人,到九六年已经追到八十多万毕业生,花旗还是一百二十万差点。
  但对比花旗三亿人口和内地十亿人口,这个比例差距依旧很大。
  而就这么一百二十万花旗高校毕业生里,学计算机的每年也只有几万甚至更少。
  加上各种深造、专业细分不同,能被互联网大公司吸纳招募的尖子生每年也就几千、万把人,aha和rif甚至还有马赛克、薇软等等公司这几年都是疯狂招人。
  荆小强还叮嘱尽量只招应届生,因为这几年行业知识概念更新太快,老家伙招来都是累赘,资本家不养闲人。
  哪怕花旗的电脑专业也在疯狂扩招,但估计要到98年左右才会毕业生宽裕起来。
  所以最近两三年毕业的花旗电脑专业生,几乎全被招进大厂当码农。
  连夜从圣芭拉镇互联网产业园找出来的罗利佩奇,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被塞进东西海岸航班飞到薪乡已经是这边天蒙蒙亮,杨宁静这种ceo级别的大佬都还在办公室等他,叮嘱见了老板聊什么注意什么,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们提。
  罗利佩奇激动得一宿合不上眼,整张脸更是抽抽。
  其实几位更莫名其妙的高层是在东敲西打的想套话,内心妈呀,老板是不是在员工中间还安插了什么眼线,看似整年整年的不管我们,其实连这么个小虾米都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