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6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就是腌肉时再倒些白酒进去,如此,腌肉便能存放好久都不易坏。
  对小侄子的话,周氏肯定是相信的。是以很快用新的法子又腌了几只,其中甘草和白酒自然都是加了的。
  而今日品尝的,正是这几只加了甘草和白酒的腌兔肉。
  听到小孙子说味道不错之后,老林头和吴氏也都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因着蒸足了火候,所以吃起来咸香满口,肉味醇厚。
  于是家里卖兔肉的生意就这样定了下来。
  至于腌兔子的定价,林远枫也早已算出了成本,再加上人力,最后定价为一百六十文一只。
  其实林远槐心里还有旁的打算呢,他准备先这样卖着,若是腌兔肉生意还不错的话,那么将来腌鸡腌鸭都会陆续安排上。
  ……
  国子监是腊月初六放的假,初六当日周子旭就住进了南锣鼓巷。自己妻子还在岳父岳母这边住着,他才不要一个人待在家里守空房呢。
  看到周子旭搬过来,最高兴的人非王文昌莫属了,有了连襟在,他们两个又可以一起探讨文章了。
  而林远秋,也时常会加入其中。
  于是,郎舅三人,吟诗作赋,谈古论今,好不畅快。
  ……
  第165章 及冠
  京中官员的年假统一在除夕这日,然后一直到初六开印,共休七天。
  到了腊月二十九这日,在吃过晚饭后,全家人都聚在正屋厅堂里,开始盘起这几个月家中的进项来。
  按照先前老林头说的,远秋卖画的银子依旧让远秋自己收着,不算到公中。
  至于家里的所有开销,包括下人的月例银子,全都从两间铺子的进项中出。
  用吴氏的话说,若想月例银子多点,那么一家人就得齐心用力。远秋已经帮家里置办下了能挣银钱的铺子和庄子,若你们大家没本事靠着铺子和庄子把日子过好的话,那么趁早滚回小高山村去!
  不得不说吴氏的话还是很能“鼓舞士气”的。这不,周氏刘氏和高翠秦荷花她们,以及林远枫几个,当下就在心里下了决心。话说,他们好不容易跟着小侄子(小叔子,五弟)从糠箩蹦到了大米缸,所以才不会傻傻的往回蹦呢。
  再说婆婆(祖母)也没说错啊,这又有店铺又有庄子的,要是还过不上好日子,那还真不如回村种地去。
  对于爷奶的安排,林远秋自然没有异议,也不会傻好心的主动把卖画银子算入公中。
  并不是林远秋舍不得这些银钱,而是自己若这样做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家里只会多出一群好吃懒做的人来。
  像现在这样多好,家里所有成年人都参与到养家糊口中,而后各抒己见,等挣了银钱后,一个个都心情愉悦、富有朝气,这都是肯定了自我的表现。
  这让林远秋想起了翰林院里的几个同僚,他们的情况和自己一样,也是步入仕途之后,才举家搬至京城的。
  不过这里的“举家”,仅是同僚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而让林远秋难理解的就是,同僚一家搬到京城后,除了他们自己每日上值,其他人全都闲赋在家。至于家中的日常开销,除了同僚的俸禄,然后就是靠着以前积攒的老本了。
  京城的花销大,特别是年尾送节礼这块,根本就省不下来。如此,时间一久,存着的老本渐渐就不够花了。
  然后就开始各种拮据,官袍袖口早已磨脱了丝,却还舍不得买新的。
  可就算如此,那几个同僚依旧立场坚定的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