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666节(1 / 4)
“不!我是天命汗的儿子,我绝不做逃兵!”多尔衮眼神异常坚定,道:“命令所有的旗人全都上阵,给他们发放盔甲和刀枪。”
“萨尔浒易守难攻,我还有两万八旗精锐,就算守不住,拖到大汗回援又有何难?”
“十四哥!”多铎哽咽着,哀求道:“你看见明军阵前的那些大炮了吗,咱们的弓箭还没等开弓,人家就能打到这。”
“就算咱们能站得住阵脚,可是城能行吗,若大汗援兵迟迟不到,我们岂不束手待毙?”
多尔衮冷冷一笑,望向远处,眼眸微动,“就算我想撤,也已经来不及了,那熊廷弼早已搭建好了浮桥,你看那面。”
原本,萨尔浒是依苏子河、浑河所建,是明军攻取赫图阿拉所必经之处,两面环水,易守难攻。
金军只需要死死守住北侧,极大的节省了守城的资源。
然而,此刻萨尔浒的东侧和南侧,也都有尘埃扬起,不一会儿,又有哨骑赶来,狂奔上城。
“禀十四贝勒,满桂部从宽甸堡而来,现已截断了我军到老寨的退路!”
“不好了,十四贝勒,曹文昭部已从东侧渡过浑河,正在向南,与满桂部会合!”
多尔衮看见萨尔浒城周身愈发逼近的冲天烟尘,心下也没了什么办法,熊廷弼带着边军主力一直没出现,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南路只有满桂一支辽军,在卫所军趋于崩溃,甚至于南路金兵直逼辽阳时,他依旧按兵不动。
现在看来,是熊廷弼早就打定主意,要速战速决!
多铎也是哑口无言,一夜之间,情形怎么就能败坏到这样的地步?
本来是断后的两白旗大军,被明军忽然出现的十万主力边军死死围困在萨尔浒。
多尔衮忽然笑了出来,而且笑声越来越大。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熊廷弼放任老寨不打,是围点打援的路子,他是要把汗王的主力引诱回撤,然后聚歼!”
多铎一脸懵,但就算是他,也听出了这其中的利害,连忙说道:“那…有何破解之法?”
多尔衮仰望天空,许久才是叹道:
“没用了,我大金军队前些日打得太过顺利,如岳托那般孤军冒进的还有不少,一时哪里调得回来。”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父汗在天之灵,能护佑我建州勇士,旗开得胜了!”
......
“高,台台实在是高!”远处的一个小土坡上,薛来胤策马在熊廷弼身旁,笑道:
“建奴必没有料到我军会直插向他老寨而去,听闻萨尔浒被围,必定来救,到时便可与其决战。”
熊廷弼点头,闷声说道:“承蒙当今天子倚重,使我御辽数载,而今辽地早已千疮百孔,经受不得更大的灾祸了。”
“传令攻城,用最快的速度,攻破萨尔浒,不留活口。”
说完,熊廷弼深深看了一眼那建立在两河流域之间的堡垒,那里,曾是十数万明军的埋骨之地。
随着督标营数匹快马跑下山,早已将萨尔浒城围得水泄不通的边军们纷纷开始发动攻势。
而熊廷弼,则坐在那处小土坡上,指挥着千军万马。 ↑返回顶部↑
“萨尔浒易守难攻,我还有两万八旗精锐,就算守不住,拖到大汗回援又有何难?”
“十四哥!”多铎哽咽着,哀求道:“你看见明军阵前的那些大炮了吗,咱们的弓箭还没等开弓,人家就能打到这。”
“就算咱们能站得住阵脚,可是城能行吗,若大汗援兵迟迟不到,我们岂不束手待毙?”
多尔衮冷冷一笑,望向远处,眼眸微动,“就算我想撤,也已经来不及了,那熊廷弼早已搭建好了浮桥,你看那面。”
原本,萨尔浒是依苏子河、浑河所建,是明军攻取赫图阿拉所必经之处,两面环水,易守难攻。
金军只需要死死守住北侧,极大的节省了守城的资源。
然而,此刻萨尔浒的东侧和南侧,也都有尘埃扬起,不一会儿,又有哨骑赶来,狂奔上城。
“禀十四贝勒,满桂部从宽甸堡而来,现已截断了我军到老寨的退路!”
“不好了,十四贝勒,曹文昭部已从东侧渡过浑河,正在向南,与满桂部会合!”
多尔衮看见萨尔浒城周身愈发逼近的冲天烟尘,心下也没了什么办法,熊廷弼带着边军主力一直没出现,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南路只有满桂一支辽军,在卫所军趋于崩溃,甚至于南路金兵直逼辽阳时,他依旧按兵不动。
现在看来,是熊廷弼早就打定主意,要速战速决!
多铎也是哑口无言,一夜之间,情形怎么就能败坏到这样的地步?
本来是断后的两白旗大军,被明军忽然出现的十万主力边军死死围困在萨尔浒。
多尔衮忽然笑了出来,而且笑声越来越大。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熊廷弼放任老寨不打,是围点打援的路子,他是要把汗王的主力引诱回撤,然后聚歼!”
多铎一脸懵,但就算是他,也听出了这其中的利害,连忙说道:“那…有何破解之法?”
多尔衮仰望天空,许久才是叹道:
“没用了,我大金军队前些日打得太过顺利,如岳托那般孤军冒进的还有不少,一时哪里调得回来。”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父汗在天之灵,能护佑我建州勇士,旗开得胜了!”
......
“高,台台实在是高!”远处的一个小土坡上,薛来胤策马在熊廷弼身旁,笑道:
“建奴必没有料到我军会直插向他老寨而去,听闻萨尔浒被围,必定来救,到时便可与其决战。”
熊廷弼点头,闷声说道:“承蒙当今天子倚重,使我御辽数载,而今辽地早已千疮百孔,经受不得更大的灾祸了。”
“传令攻城,用最快的速度,攻破萨尔浒,不留活口。”
说完,熊廷弼深深看了一眼那建立在两河流域之间的堡垒,那里,曾是十数万明军的埋骨之地。
随着督标营数匹快马跑下山,早已将萨尔浒城围得水泄不通的边军们纷纷开始发动攻势。
而熊廷弼,则坐在那处小土坡上,指挥着千军万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