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28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着这画面,范晓娟眼热,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有着这样一代人,为集体默默奉献了一生,这样的情怀,一直保存在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生命里、血液里。
  她也想把朱厂长这样的热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是这样的小范,经上级单位研究决定,咱们厂作为试点单位,要进行改制。”朱厂长的话里面掷地有声:“这个项目,我想由你牵头去做。”
  范晓娟觉得自己耳朵有点不大好使:“啥啥?”
  马大姐看向她:“国有企业改制。”
  国营厂改制以后,对外就是股份有限公司,自负盈亏,厂里面的员工也实行合同制改革,对于国营老厂,有很重大的意义。
  这意味着很多人眼中的铁饭碗,变得摇摇欲坠。
  但是为什么会在华英厂做试点?
  朱厂长解释说:“上级单位也有考量,之所以选择咱们单位作为试点,是因为咱们厂利润高,基本上不用集体兜底,不但能够自负盈亏,利润比还是当下国营企业里面遥遥领先的,而且也不是机密的研究单位,让咱们这种市场化的单位市场化,逐步实现国营厂的改革……”
  范晓娟的脑子里面炸开了一片烟花。
  终于来了。
  国营企业改革。
  在历史的进程中,淘汰掉不少这样的企业,从苦到甜容易,从甜到苦艰难。
  朱厂长又说:“还有一点,为什么要选择咱们厂里试点,也是因为咱们厂的利润高,改制以后自主权会大很多,对咱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即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会抵触,小范小马你们群众基础好,这件事情交给你们,我很放心呐!”
  范晓娟苦笑,老厂长,您这是认真的吗?
  什么叫群众基础好嘛。
  就几十年后,跟厂子签合同,这种事情再常见不过了,但是对于九十年代甚至之前的人来说,进了一个厂子,干一辈子是常有的事,即便是厂子不行了,国家也会兜底,起码发一个基本生活费,混混日子还是可以的。
  但是这样,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办法激发起来,如果所有的人都抱着饿不死混混日子的态度,本着以国营厂牵头,带动行业发展的口号就是笑话。
  集体办企业的初衷和使命感,也成为了一场闹剧。
  范晓娟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集体不行企业不行,即便是国家的亲生儿子,没有钱发照样也会饿着肚子,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首先就是要盈利?
  如何盈利?
  如何激励士气?
  还在吃大锅饭是要落后挨打的!
  “小马,小范,我想你们是最能够体会到改革带给我们的改变,也最能够体会到在当下改革才能生存的这个道理,这样吧,企业改制的事情你们做个宣传跟推广,年后实施,另外还有一点你们要明白。”
  范晓娟洗耳恭听。
  朱厂长语气严肃:“我现在给你们发奖金,搞激励,是顶着乌纱帽在干,等咱们改制以后,就不用顶着这么大压力了,很多时候自主权把握在自己手里头比较好,我希望厂子有长远的发展,改革也势在必行,咱们想要长久的发展,就要大刀阔斧去干。”
  走出厂长办公室以后,马大姐叹了一口气。
  “厂长也老了,快要退休了,行事作风也不像以前,但是他不想继任者也顶着上级的压力去干,小范,这几年你可要好好努力,好好把握住机会啊。”
  “马大姐——”范晓娟欲言又止。
  马大姐说:“朱厂长是属意你做接班人,才会让你改制的主导,能不能接下他的接力棒,就看你在接下来的表现了,厂里的效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管理可不是做生意,要协调人和资源,你还年轻,朱厂长是怕你镇不住这些人精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