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学院一枝花[八零] 第36节(3 / 4)
“三伯,还有三伯母,你们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呀?赶紧进来吧。”温宁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老子还没反应过来,嘴巴上已经说了这样十分客气的话。
坐在家里等着温宁一起回来吃饭的那些人,见他不就是关个门儿,结果走了这么长时间,再加上现在天气冷了,白天的时间短,现在虽然说是7点多钟,但是天已经黑了下来。
杨翠兰十分担心女儿,自己披上衣服就赶紧出来看了。结果一出门就看到了自己那万年都不对头的妯娌回来了。
“哟!这是吹了什么风?你们不是说再也不回来了吗?咋突然回来了呢?”杨翠兰想到于红月走时候,那趾高气扬的样子,还有那说出来他都觉得耳朵脏了的话,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于红月自然不是任由别人欺负的。这话里话外的都是不欢迎。他让人捧着惯了。哪受过这样的气?
“老四家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你这是不欢迎我们回来吗?”
“我管你。你回不回来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些穷亲戚可攀不上你们家这样的高枝儿。我们这些泥腿子也不想去你们家那边吃挂落。你当初走的时候,不是说再也不想认我们这一门穷亲戚吗?现在衣锦还乡了?到我面前开始显摆来着?”
杨翠兰根本没想到三房回来的,其他的可能性。在他看来,他们这些人回来就是为了在他们之前炫耀。炫耀他们自己赚了多少钱。他根本没有想过。对方是来避难的?
也谈不上避难吧。不过杨翠兰的文化水平也就那么高。在他看来,能赔1000块钱,就已经是赔的底都不剩了。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他们三房还是跟自己打断骨头连着筋。即便是自己不想看,在他们的面子上,也要顾及自家男人的面子。
“娘!我三伯和三伯母来也不容易。大冬天的也别在外面杵着了。咱们赶紧进屋考考火吧!你不来就光批了一件薄衣服,这可怎么行,千万别感冒了,赶紧进来吧。”
温宁给大家了一个台阶下,杨翠兰也知道对方不可能不进门。冷哼了一声,他自己先扭头进去了。
“外面冷,赶紧进来吧。三伯好久都没有回来了,娘娘一直都念叨,没话找话。温宁也是没话找话,实在说不出什么别的事情来了。
就这句话,还是能说出口的。毕竟如果他们说他们一直在想着对方。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都不相信。
杨翠兰的嗓门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大。这一特点让它在无数次的吵架中脱颖而出。为了自己这个村儿里最会吵架的人等荣誉。
所以在屋外这么一会儿,屋里面坐着等吃饭的人,全都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温建国对此毫不感兴趣。他一直是一个老实人。甚至在温静的眼里,他还是带着一点点愚孝的。不然也不会因为娘娘的话,上辈子就那么补贴着三房。
温静觉得,自己老爹不是没有脑子的人。是他所处的环境,让他养成了这样的性格。毕竟在这个闭塞的山村里,大多数人怎么做他也会怎么做。
大多数人说要孝敬老人。所以他把这一句话奉为圭臬。哪怕是这个老人,没有给予他太多的爱。更有甚者,这个老人带给他的只是负担。他也因为从小到大的观念,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的?
这也是他上辈子为什么会那样做的原因。
但是这辈子和上辈子有了明显的不同。上辈子三伯的伪善面孔,哪怕是到了娘娘死的时候,温建国都不知道。因为记忆里的兄友弟恭等美好的画面,所以温建国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自己吃了好多好多的苦也愿意供养着三房的那几个侄子。
但是这辈子,在听到大伯噩耗传来的时候,温静阴差阳错的让温建国知道了,自己一厢情愿,幻想出来的兄友弟恭,不过是娘娘为了笼络他这个儿子说出来的谎言罢了。
之后三伯母每一次作死,虽然都不至于闹在明面上。但是杨翠兰的念叨温建国,听不见吗?听的多了之后,他的想法不会动摇吗?
压到他心中最后一颗稻草的事情,就是上一次娘娘说的那一些诛心的话,他没有一刻像在那时候一样,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曾经错的,是多么的离谱。
哪怕是小时候遇到再多不公平的事情。他都可以借人的心本来长得就是偏的这句话来欺骗自己。但是作为父母,他们是可以说自己的儿女。但是这并不代表别人可以代替他们做决定。
尤其是说出那种卖女儿来补贴儿子的事情。温建国都没有想到。他知道自己母亲偏心,重男轻女。但是真的没有想到他能说出这种话来。
从那一刻开始,他的心都已经死掉了。他从来没有那么清晰的明白。母亲和他虽然是一家人。母亲把他抚养长大,他将来一定会孝顺母亲。这样就够了,不要有太多的期待。
他和他的儿女也是一家人。但是儿女总归也要成立自己的小家庭。所以到最后哪怕是死了之后,陪着他的,也只有自己的妻子。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温建国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他不再会因为童年时候一些不公平而暗自神伤。他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了自己妻子的身上。听到见到自己,他不会觉得厌烦。反而会觉得被人惦记的感觉真的很好。
之前杨翠兰还因为于红月小人得志的样子而愤愤不平,但是温建国却觉得这人对于他来说,仿佛就像是陌生人一样。他们好不好,跟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会因为别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而觉得自己如何如何。 ↑返回顶部↑
坐在家里等着温宁一起回来吃饭的那些人,见他不就是关个门儿,结果走了这么长时间,再加上现在天气冷了,白天的时间短,现在虽然说是7点多钟,但是天已经黑了下来。
杨翠兰十分担心女儿,自己披上衣服就赶紧出来看了。结果一出门就看到了自己那万年都不对头的妯娌回来了。
“哟!这是吹了什么风?你们不是说再也不回来了吗?咋突然回来了呢?”杨翠兰想到于红月走时候,那趾高气扬的样子,还有那说出来他都觉得耳朵脏了的话,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于红月自然不是任由别人欺负的。这话里话外的都是不欢迎。他让人捧着惯了。哪受过这样的气?
“老四家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你这是不欢迎我们回来吗?”
“我管你。你回不回来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些穷亲戚可攀不上你们家这样的高枝儿。我们这些泥腿子也不想去你们家那边吃挂落。你当初走的时候,不是说再也不想认我们这一门穷亲戚吗?现在衣锦还乡了?到我面前开始显摆来着?”
杨翠兰根本没想到三房回来的,其他的可能性。在他看来,他们这些人回来就是为了在他们之前炫耀。炫耀他们自己赚了多少钱。他根本没有想过。对方是来避难的?
也谈不上避难吧。不过杨翠兰的文化水平也就那么高。在他看来,能赔1000块钱,就已经是赔的底都不剩了。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他们三房还是跟自己打断骨头连着筋。即便是自己不想看,在他们的面子上,也要顾及自家男人的面子。
“娘!我三伯和三伯母来也不容易。大冬天的也别在外面杵着了。咱们赶紧进屋考考火吧!你不来就光批了一件薄衣服,这可怎么行,千万别感冒了,赶紧进来吧。”
温宁给大家了一个台阶下,杨翠兰也知道对方不可能不进门。冷哼了一声,他自己先扭头进去了。
“外面冷,赶紧进来吧。三伯好久都没有回来了,娘娘一直都念叨,没话找话。温宁也是没话找话,实在说不出什么别的事情来了。
就这句话,还是能说出口的。毕竟如果他们说他们一直在想着对方。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都不相信。
杨翠兰的嗓门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大。这一特点让它在无数次的吵架中脱颖而出。为了自己这个村儿里最会吵架的人等荣誉。
所以在屋外这么一会儿,屋里面坐着等吃饭的人,全都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温建国对此毫不感兴趣。他一直是一个老实人。甚至在温静的眼里,他还是带着一点点愚孝的。不然也不会因为娘娘的话,上辈子就那么补贴着三房。
温静觉得,自己老爹不是没有脑子的人。是他所处的环境,让他养成了这样的性格。毕竟在这个闭塞的山村里,大多数人怎么做他也会怎么做。
大多数人说要孝敬老人。所以他把这一句话奉为圭臬。哪怕是这个老人,没有给予他太多的爱。更有甚者,这个老人带给他的只是负担。他也因为从小到大的观念,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的?
这也是他上辈子为什么会那样做的原因。
但是这辈子和上辈子有了明显的不同。上辈子三伯的伪善面孔,哪怕是到了娘娘死的时候,温建国都不知道。因为记忆里的兄友弟恭等美好的画面,所以温建国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自己吃了好多好多的苦也愿意供养着三房的那几个侄子。
但是这辈子,在听到大伯噩耗传来的时候,温静阴差阳错的让温建国知道了,自己一厢情愿,幻想出来的兄友弟恭,不过是娘娘为了笼络他这个儿子说出来的谎言罢了。
之后三伯母每一次作死,虽然都不至于闹在明面上。但是杨翠兰的念叨温建国,听不见吗?听的多了之后,他的想法不会动摇吗?
压到他心中最后一颗稻草的事情,就是上一次娘娘说的那一些诛心的话,他没有一刻像在那时候一样,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曾经错的,是多么的离谱。
哪怕是小时候遇到再多不公平的事情。他都可以借人的心本来长得就是偏的这句话来欺骗自己。但是作为父母,他们是可以说自己的儿女。但是这并不代表别人可以代替他们做决定。
尤其是说出那种卖女儿来补贴儿子的事情。温建国都没有想到。他知道自己母亲偏心,重男轻女。但是真的没有想到他能说出这种话来。
从那一刻开始,他的心都已经死掉了。他从来没有那么清晰的明白。母亲和他虽然是一家人。母亲把他抚养长大,他将来一定会孝顺母亲。这样就够了,不要有太多的期待。
他和他的儿女也是一家人。但是儿女总归也要成立自己的小家庭。所以到最后哪怕是死了之后,陪着他的,也只有自己的妻子。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温建国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他不再会因为童年时候一些不公平而暗自神伤。他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了自己妻子的身上。听到见到自己,他不会觉得厌烦。反而会觉得被人惦记的感觉真的很好。
之前杨翠兰还因为于红月小人得志的样子而愤愤不平,但是温建国却觉得这人对于他来说,仿佛就像是陌生人一样。他们好不好,跟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会因为别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而觉得自己如何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