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作男儿身 第44节(3 / 4)
“又说傻话。”周晓晨说完,和纪氏秦母告辞,走出了屋子,她惦记着河边的鱼,忙快步再走过去。
河边很是安静没有孩子们玩耍的踪影,原本放在河边的木桶已经不在了,里头的鱼自然也不知去向,周晓晨走到河边,看着那被人故意踩踏折断的鱼杆,眉头皱得很紧,也不晓得是哪一个坏东西,意做了这样的恶事,弯腰捡起了那半截鱼杆,这杆子还是当年高大山的爹给做的,用了这么多年很是合手,没想到就这样被毁去了,已经这样了也没法子,叹了口气后,周晓晨把那半根鱼杆扔到了一旁,看到脚边的棕草,四下看了看那做成的蚂蚱也不见了。
周晓晨重又摘了棕草,找了石头坐下,重新开始编,过了一会儿,草编的蚂蚱做好后,她拿在手里看了看,想着一会再去一趟施家,把这个送给小丫头,应该能让她的心情变得好些。
第69章
因施诗的脚伤,周晓晨每次要跑施家好几回,也是因此她忽略了家里头气氛细微的变化,也完全没有察觉到秦阳神情的不同。
在确定施诗的脚没事后,把要注意的事又再三叮嘱了一回后,周晓晨起程回叶府,比预定的时间足足晚了两日。
回到叶府,刚好是饭点,叶诚之发话让人把桂月清叫去一道吃饭。
周晓晨回房稍作了洗漱,就跟着领路的丫头过去了。
没有到平时吃饭的厅堂,而是到了西跨院的一处亭子,这会儿叶诚之已经坐在了里头,石桌上酒菜都布好,看他的样子倒是兴致不错。
也不是头一回与他同桌吃饭,周晓晨走了过去行礼招呼之后,便坐到了他边上的空位上。
叶诚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这次回去,怎地回来晚了?”
周晓晨离开时是说好了时间回的,原以为叶诚之不会问及,这会儿被点了名,她便如实道:“家里头有人伤了脚,我为她诊治,所以就耽搁了。”
叶诚之哦了一声,忽地说道:“平日里也时常看你找些医书在看,你对医术有兴趣?”
被问及此倒勾起了周晓晨的心事,她盘算着正好借此机会讨教,便说道:“我对医道确实有些兴趣,能救人也能帮人,不过眼下还只是皮毛。”
“上回你救我,我看你手法很是老道,”叶诚之听他说完,抿了口酒又问道:“你是曾经跟着大夫学过?”
周晓晨点了点头:“小的时候,看过外祖父留下的医书,后来在镇子上的医馆当过学徒同,不过要上私塾,只学了一些粗浅的皮毛。”
叶诚之听他说这个倒提了些兴趣来:“你小小年纪,经历的事倒不少,先前也没听你说过,来,咱们边吃边说,你给我讲讲你还做过些什么。”
周晓诚也不隐瞒,把那些年所做过的都说了一个遍,“我做的最多的还是替人抄书。”
叶诚之听完想了想,很有些感慨地说道:“难怪你小小年纪如此稳重,果然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完又抿了口酒。
周晓晨赶紧趁着这个机会说道:“叶夫子,我近来有一些事想不太通透,想请夫子指点。”
“哦,你说来听听。”叶诚之将酒杯放下,调了下坐姿要听他说。
周晓晨便把这几日困扰着她的心事说了:“夫子,我这几日时常在想,我将来到底要做什么,我眼下一心想着要考了科举有功名,但考完之后到底要做什么,我有些困惑。”
叶诚之听完一皱眉说道:“考科举自然是要得功名,随后入仕途为国效力的。”
“叶子觉得,我将来真能入仕?”周晓晨反问。
“如何不能?”叶诚之说道:“你书读得不错,考过会试应该不成问题,若能再刻苦些想要再进一步也不是不能的。”
周晓晨却并不认同,她说道:“我家中姐姐曾被退亲,理由是我家贫寒不能给男家助力,后来,那人娶了镇上有钱人家的闺女,考上会试得秀才功名对我尚算不得太难,但若再想进一步,只怕是难度不小,我家人已为我付出太多,再要上下打点恐怕是有心无力。”
叶诚之不语眉皱紧了几分。
“且况,仕途官道其实并不太适合我,我并不擅长与人算计勾心斗角,我虽末入过官场,但也晓得官场里的争斗未必输给战场,那无形无影的刀才是最厉害的杀人利器,”周晓晨继续说道。
“我倒没想到你竟是这样想的。”叶诚之听完若有所思了一会儿,忽地反问道:“月清,我问你,你既然不想入仕,那到底为了什么才要读书考科举的?”
“有了功名将来的路好走一些,选择也多一些,能让家里人过得好些,安定一些。”周晓晨如实道。 ↑返回顶部↑
河边很是安静没有孩子们玩耍的踪影,原本放在河边的木桶已经不在了,里头的鱼自然也不知去向,周晓晨走到河边,看着那被人故意踩踏折断的鱼杆,眉头皱得很紧,也不晓得是哪一个坏东西,意做了这样的恶事,弯腰捡起了那半截鱼杆,这杆子还是当年高大山的爹给做的,用了这么多年很是合手,没想到就这样被毁去了,已经这样了也没法子,叹了口气后,周晓晨把那半根鱼杆扔到了一旁,看到脚边的棕草,四下看了看那做成的蚂蚱也不见了。
周晓晨重又摘了棕草,找了石头坐下,重新开始编,过了一会儿,草编的蚂蚱做好后,她拿在手里看了看,想着一会再去一趟施家,把这个送给小丫头,应该能让她的心情变得好些。
第69章
因施诗的脚伤,周晓晨每次要跑施家好几回,也是因此她忽略了家里头气氛细微的变化,也完全没有察觉到秦阳神情的不同。
在确定施诗的脚没事后,把要注意的事又再三叮嘱了一回后,周晓晨起程回叶府,比预定的时间足足晚了两日。
回到叶府,刚好是饭点,叶诚之发话让人把桂月清叫去一道吃饭。
周晓晨回房稍作了洗漱,就跟着领路的丫头过去了。
没有到平时吃饭的厅堂,而是到了西跨院的一处亭子,这会儿叶诚之已经坐在了里头,石桌上酒菜都布好,看他的样子倒是兴致不错。
也不是头一回与他同桌吃饭,周晓晨走了过去行礼招呼之后,便坐到了他边上的空位上。
叶诚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这次回去,怎地回来晚了?”
周晓晨离开时是说好了时间回的,原以为叶诚之不会问及,这会儿被点了名,她便如实道:“家里头有人伤了脚,我为她诊治,所以就耽搁了。”
叶诚之哦了一声,忽地说道:“平日里也时常看你找些医书在看,你对医术有兴趣?”
被问及此倒勾起了周晓晨的心事,她盘算着正好借此机会讨教,便说道:“我对医道确实有些兴趣,能救人也能帮人,不过眼下还只是皮毛。”
“上回你救我,我看你手法很是老道,”叶诚之听他说完,抿了口酒又问道:“你是曾经跟着大夫学过?”
周晓晨点了点头:“小的时候,看过外祖父留下的医书,后来在镇子上的医馆当过学徒同,不过要上私塾,只学了一些粗浅的皮毛。”
叶诚之听他说这个倒提了些兴趣来:“你小小年纪,经历的事倒不少,先前也没听你说过,来,咱们边吃边说,你给我讲讲你还做过些什么。”
周晓诚也不隐瞒,把那些年所做过的都说了一个遍,“我做的最多的还是替人抄书。”
叶诚之听完想了想,很有些感慨地说道:“难怪你小小年纪如此稳重,果然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完又抿了口酒。
周晓晨赶紧趁着这个机会说道:“叶夫子,我近来有一些事想不太通透,想请夫子指点。”
“哦,你说来听听。”叶诚之将酒杯放下,调了下坐姿要听他说。
周晓晨便把这几日困扰着她的心事说了:“夫子,我这几日时常在想,我将来到底要做什么,我眼下一心想着要考了科举有功名,但考完之后到底要做什么,我有些困惑。”
叶诚之听完一皱眉说道:“考科举自然是要得功名,随后入仕途为国效力的。”
“叶子觉得,我将来真能入仕?”周晓晨反问。
“如何不能?”叶诚之说道:“你书读得不错,考过会试应该不成问题,若能再刻苦些想要再进一步也不是不能的。”
周晓晨却并不认同,她说道:“我家中姐姐曾被退亲,理由是我家贫寒不能给男家助力,后来,那人娶了镇上有钱人家的闺女,考上会试得秀才功名对我尚算不得太难,但若再想进一步,只怕是难度不小,我家人已为我付出太多,再要上下打点恐怕是有心无力。”
叶诚之不语眉皱紧了几分。
“且况,仕途官道其实并不太适合我,我并不擅长与人算计勾心斗角,我虽末入过官场,但也晓得官场里的争斗未必输给战场,那无形无影的刀才是最厉害的杀人利器,”周晓晨继续说道。
“我倒没想到你竟是这样想的。”叶诚之听完若有所思了一会儿,忽地反问道:“月清,我问你,你既然不想入仕,那到底为了什么才要读书考科举的?”
“有了功名将来的路好走一些,选择也多一些,能让家里人过得好些,安定一些。”周晓晨如实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