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19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娘!就算回去,你也不能待在一线了。”
  倒不是工厂苛待员工,让他们一直劳作,主要是李招娣同志的年龄在那摆着,说到底比不上三十多岁的妇女精力旺盛,技巧灵活。
  沈卫民努力奋斗,从不轻言放弃,除了想抓住机遇之外,就是想让沈父沈母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叫他们不用为他担心。现在他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就,首先当然就是孝敬父母,沈卫民不会阻止他们继续发光发热,为自己、为家乡做些什么,毕竟什么都不做对老人来说也不是好事。
  但是,奋斗在食品加工厂的一线却不适合了。
  “听你的,到时候让赵和随便帮我在厂里安排个活儿,你娘都能干!”老儿子这样做,李招娣本来是不同意的,但这个世上哪有父母拗得过孩子的。
  老儿子站在她跟前装装可怜,李招娣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既然孩子会担心,那就不做了吧。
  “那行,”沈卫民点头应道。
  “再过几天新屋就能住人,晾晒晾晒,咱们就得回家去了。正好琪妮儿生日也在那几天,要不请大家伙儿吃个饭。”凑着赵琪去厨屋,李招娣和儿子打商量。
  “就咱们家和舅舅那边的亲戚一块聚聚吧,其他就算了。”进入今年,局势只会越来越严峻,虽然说沈家沟是个和外界交流不多的山村,但万事小心着准不会出错。
  “行,娘知道了,我给张罗。”李招娣答应下来。
  要说之前沈卫民下结论做决定,他们做父母的还问个为什么,到后面就随他去了。他们老两口子一辈子在地里刨食,没有大出息。但有一点,他们有自知之明,不给老儿子拖后腿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今天,沈卫民和赵琪还需要回沈家沟回报工作,早饭后缓冲了一阵儿,就准备出发了。
  “等琪琪过生日的时候,娘就把当年你奶奶给我的手镯送给她。”赵琪回屋拿包,李招娣小声和老儿子嘀咕着。
  沈卫民面上一哂,随即笑道:“嗯,到时候我帮您拿给她。”
  回头看走出来的赵琪,这姑娘真的是哪哪儿都长在了他的心尖尖上,不急,不急。
  再等几日,春意更浓。
  ·
  沈家沟和两年前相比差别不大,就是从村口到车棚这两里路经过拓宽加固,现在小汽车能直接通行直到村口。这是红池生产队全体社员的功劳,完美迎合了那句话“人多力量大”。
  春天万物复苏,整个池山都蒙上一片绿,远看近看,皆有风情。
  沈卫民直接把车开到了吊桥旁。
  食品加工厂的新产房就建在沈家东墙外的那块宅基地上,当然不仅仅是那块宅基地,往东数十亩,现在都圈在了厂房内。
  沈卫民本不同意把厂房建在这,不过经过多次考察,整个沈家沟就只有这里最合适。沈卫民想了无数种方案,想把宅基地预留出来,均无果。
  最后还是他娘把他劝住了,“三柱子,娘知道你为何看重这块宅基地,娘也看重,那是你大哥留在沈家沟为数不多的东西。但是,如果是你取用,他肯定没有意见的。
  娘也知道你想为家康打算。不过,我和你爹身边就有你和琪琪还有家康和小聪,就算琪琪再多生几个家里通共也没几个人,哪用得着分家而居,咱们多修几个房间不就得了,不用非得局限在一块宅基地上?”
  李招娣声音温和,虽然有些请词夺理,但她知道自己说的话,儿子听的进去。
  工厂第一次选址的时候,杨文也和沈东林选的就是那块地。沈卫民自己也承认这地方确实挺好,但当时他想都不想的就给拒绝了。没想到兜兜转转,事情绕回了原点。
  ——这次,他点了头。
  虽然母子两个都没有提到另外的原因,但彼此心知肚明。李卫国已经不在了,牺牲之前,他的户口就不在沈家沟,再加上他是外来户,虽然明面上还没有睡提起,但以上种种足以让村里别有用心之人拿来做文章了。
  大年初一当日,沈明磊话虽然说的难听,但那些情况确实存在。沈家沟每年都有分出来单过的人,每年都会批下来几块宅基地,其中就有不少人打这块宅基地的主意。如此,倒不如用在自己手里了。
  沈卫民看着差不多已经完成的新工厂,神色浅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