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 第25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向云鹤识字的程度和陆孟差不多,且他们不了解皇城外的很多东西,不能擅自下决断,谁知道一个决断牵涉着多少条人命?
  因此奏折积压,快要压毁案台,他们必须想办法处理这些东西,否则不用多,再过上两日,朝中就会发现异样。
  延安帝向来国家大小事亲力亲为,就算是他生病不能劳心,他总要把一些东西交由信任的近臣处理。
  可问题是现在陆孟和向云鹤,并不知道延安帝的近臣是谁。
  国事堆积,朝野动荡。
  他们必须在天亮之后做一个决断。
  那就是除了太医令和封北意之外,拉进来一个其他的帮手。
  这个帮手必须绝对是忠于皇上的,且必须是朝中重臣,在朝中说话有分量的那一种。
  因为如果不忠于延安帝,那就会是其他的党羽,这样一来知道了延安帝现在的状况,轻则必定要做那在后的黄雀,吃掉陆孟这捕蝉的螳螂,重则会直接将这件事公之于众。
  但是这个人又不能是完全忠于延安帝的,如果像越飞廉一样忠于延安帝不认第二个人,那也是引狼入室。
  而必须有分量,是因为延安帝可能突然偏宠哪位大臣,却没可能突然提拔一个无名之辈,那不是延安帝的风格,
  而且重臣才能在朝中说话有分量,才能一定程度上稳住朝堂局势。
  陆孟和向云鹤挨着个的筛选朝中重臣,到最后定下两个人选。
  刑部尚书岑戈,还有兵部尚书师善。
  这两个人都是完全确定忠于皇帝,但是比较好动摇的。
  岑戈是因为岑家乃是陆孟母亲的母家,而且在朝中举足轻重。
  并且岑家举族独树一棵,不勾连其他的势力,一旦入伙,最好操控。
  但是岑家世代纯臣,他们只忠于帝王,迂腐守旧,说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至于兵部尚书,这个人牵连四海,一旦掌控,等同于掌控了延安帝一半的势力——和岑戈完全是相反的极端。
  但是正因为极端,师善家族并非是至清之水,能够抓住的把柄错处太多了——更容易威胁。
  但是一着不慎,也可能被反噬,拉入势力网,变成网上飞虫,成为蛛口之食。
  两个人从夜幕一直纠结到了天亮。
  三月三十一,陛下仍旧称病未曾早朝。
  太医院给出的结果已经不能安抚朝臣,朝中大臣近半数令皇帝近身侍从递话,求见陛下。
  他们已然是生了疑心。
  若再不设法压制,搞不好大臣们会结伴进宫,非见到延安帝不可。
  到那时候场面肯定难以收拾,因此陆孟最终拍板定案——她亲自出面说服岑戈。
  只不过在那之前,得先把封北意接进宫中,光明正大的觐见陛下,以暂时稳定住朝臣们。
  封北意从宫外进来,是坐着皇帝派出去的半副銮驾,对外宣称皇帝大病心境有所变化。
  感念封北意为国伤残,稍微好一点了,要亲自宴请封北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