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谋事(2 / 3)
裴继欢感觉好像在听神话故事一样,半晌才道:“你找到的这个人是谁?”
杨白眉冷冷地道:“说给你听,你未必就知道。他名叫贺颜铸,是个西域胡人。他的武功和名气几乎和昆仑奴并驾齐驱,只是两者一正一邪相互对立,他武功高绝,却和昆仑奴交恶,自忖不是昆仑奴的对手,因此隐姓埋名,投到了先太子杨昭门下,做了一名其貌不扬的大内侍卫。幸亏他碰上的那个是先太子杨昭,换了是别人,未必肯给他好脸色看。因为那个时候杨素权倾朝野,手下卧虎藏龙,倚仗手握兵权又是两朝老臣,曾多次威逼先太子放弃太子之位,太子无法,只好暗地蓄养死士,贺颜铸就是第一批被暗中请进东宫,担任护卫太子安全的侍卫的。先太子后来被杨素拿到把柄阴蓄死士,意图‘谋反’。好在先帝虽然沉湎酒色,头脑到底还算清醒,只是把太子圈禁,并未废掉他,但他门下的卫士就没那么幸运了。”
裴继欢心里想道:“怪不得隋末天下正气久衰,虽然不是你的直接责任,到底和你这样的人大大有关。”
杨白眉却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说道:“太子‘谋反’事变之后,不久就死了。事过情迁,先帝还是不愿再立东宫,直到先帝在江都殡天,也没有指定东宫太子之位。外面乱成一团糟,我却因祸得福,因为没有人来注意我,也没人知道我暗中收留了先太子的首席侍卫贺颜铸。这样,我在贺颜铸的指点下,学会了小般若寺的世传武功,到贺颜铸去世的那年,他的剑法我已基本学全,所差者,无非内力修为不够而已,那年我十六岁,正当壮年。”
裴继欢道:“那你什么时候离开的京师呢?”
杨白眉道:“说句笑话,我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什么时候离开京师,我哪有那个心情去记?先帝第三次出巡江都,我并未从行,而是一个人打了个小包袱,带着母亲的灵牌离开京师,从此开始了飘荡江湖的生涯。”
裴继欢道:“既然如此,你后来为什么又回到了京师,做了我父亲的谋士?”
杨白眉叹了口气道:“朝廷灭亡,有家不能回,是我寄情江湖的初衷,但后来我遇见你的父亲,知道我的姐姐(唐太宗李世民侧妃大杨妃,吴王李恪生母)成了你二叔的小妾,这才回到京师,那时天下尚未平定,你二叔领兵在外,你父亲奉旨监国,并没有人记得并防备隋朝的旧属,即便就算记得,也没人真的去做个究竟。你该知道,先帝和你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可是姑表兄弟,你的祖父得到天下,曾下令善待前朝遗老不得失礼,而且我的身份很多人都不知道,就算我为你的父亲出谋划策当谋士,也没什么奇怪。”
叹息过后,杨白眉继续说道:“既然我是东宫太子的幕宾,有机会接触很多事和人,有一次我到大内书局去读书,无疑中发现了一个古本,这个古本就藏在一册史籍之中,藏得十分隐秘,大唐建国之初,大内书局人手稀少,因此也没人去仔细管理,那册古本一直藏在那本书中,从来没被人发现过。”
裴继欢连忙问道:“那是一本什么书?”
杨白眉冷笑一声道:“《凤凰策》。相传是上古大禹王麾下谋士所着,至于这本书在世间有无流传,我就不知道,但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杨白眉以前隋王孙的身份埋名匿迹,飘泊湖海,等于是另一种方式的隐士;而他文武全材,最喜武功,对于武功方面的任何资料和记录,他都想办法找来,如饥似渴地阅读,孜孜不倦地修炼,狼烟四起的世道,反倒造就了他需要的一个理想空间,兵荒马乱的年代,没人会去注意谁谁谁在干什么,人人都以保命为准,所谓“只宜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也。杨白眉从小在宫廷权力的相互倾轧中长大,养成了低眉顺眼的性格,令他长大成人之后特别善于保护自己,除了裴继欢的父亲太子建成之外,几乎没人知道他是个身负绝艺的武林奇人。所以他后来反出京师,和红拂女的惊天一战,才变得如此令世人所瞩目,天山羽士之名从此蜚声江湖,所有的一切都和他少年养成的性格是无法区分的。
杨白眉说道:“我本想想找个风景好的地方过下半生。但看到这本《凤凰策》之后,我发现我想的一切,都太过简单。原来《凤凰策》也是一本风水方面的着作,虽然篇幅不多,但字字珠玑,论述极为精辟。禹王固然不需要用风水之术来稳固自己的统治,但他未始不曾起过私心,你看后来他传位给子启的行为来看,多半还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
裴继欢一听“风水”二字,立刻想起了“无字天书”和“龙图”,这两样同样都是有关风水方面的书,在武林中引起了一场大大的风浪,不仅一般的江湖草莽,连皇帝唐太宗也被卷了进去,无法脱身。
杨白眉叹道:“人间哪得有桃源?桃源从来只在心中而已。我读了凤凰策,才知道禹王定鼎天下,勘定九条龙脉,因此制九鼎以镇之,九鼎传国,因由此来。只要看懂了凤凰策上记载的所有内容,收取天下,何尝为难!”
裴继欢暗暗吃惊,心道:“原来你表面上对自己是不是皇亲国戚毫不在意,实际上,天下能有几个人心甘情愿把江山拱手付与他人?为了这个,我的父亲才不幸死于非命,留下我一个孤单单在世上。原来你逃走江湖,异日再起,才是真正的想法,也难为你隐姓埋名住在天山苦寒之地,更难为你诈死,活活将我哄骗得东西颠倒。”
只听杨白眉转移话题,道:“等我终于破解了《凤凰策》的奥秘,高兴得几夜睡不着觉,跑去找我的朋友,希望把我的研究成果告诉她,和她一道分享这成功的喜悦。哪知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一厢情愿,我的朋友一旦知道我的秘密,立刻向皇帝告发,最后迫得我不得不离开京师,哼哼,数年筹策,落得水向东流。可惜这人日夜重兵在旁,我本事再大,也不敢轻易靠近,只好眼睁睁看着她寿终正寝,我却束手无策。”眉头额间,杀气一现即隐。
裴继欢道:“你说的是我姑姑李三娘?”
杨白眉道:“不错。你怎么知道?”
裴继欢冷冷地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早就猜到你和我姑姑之间不会是那么简单就引起了二叔的反感和大力反对,后来你遭到追杀,恐怕也是因为《凤凰策》而不是因为你和我姑姑一厢情愿的单恋,对吧?”
杨白眉的面色变得一下阴冷起来,道:“你到底是听谁说的?”
裴继欢道:“你回想一下整件事有几个人知道?”
杨白眉冷哼一声道:“我早就知道是红拂女,只是没有证据罢了。”
裴继欢道:“有证据便如何?你要杀了张妈妈吗?”
杨白眉冷冷地道:“是又如何?我要杀她虽然不易,但未尝不敢,只是我不想这么做罢了,说到底是你姑姑那个贱人骗了我,和他人无干。”
裴继欢道:“看不出来你名声在外,骨子里却是如此冷酷的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什么都可以放弃!”
杨白眉道:“你太抬举我了,陇西公子!”
两个相依为命十多年的人,一个师父,一个徒弟,话说到此,心中产生的隔阂,渐渐挥之不去了,只有霍紫鸢暗暗想道:“父亲只是对无字天书有想法,并未出手去夺取,想必我把实情告诉给继欢哥哥,他不应该会怪我对他有所隐瞒吧?”手指微微地缩了缩,又钻进了裴继欢的掌心。
只听裴继欢冷冷地道:“也许你教我一身武功,也是别有用心,对不对?”
杨白眉嘿嘿冷笑道:“继欢,就算我城府极深,不过为了我自己的事而努力,你这么说,未免也太没有良心了!我教了你十八年的武功,等于养育了你十八年,难道这还是我的错吗?”裴继欢道:“我倒希望不是真的,甚至希望你是真的死去。这世界上因果报应,昭昭不爽,我看你还是小心为好!”眼圈不知不觉地微微红了起来。 ↑返回顶部↑
杨白眉冷冷地道:“说给你听,你未必就知道。他名叫贺颜铸,是个西域胡人。他的武功和名气几乎和昆仑奴并驾齐驱,只是两者一正一邪相互对立,他武功高绝,却和昆仑奴交恶,自忖不是昆仑奴的对手,因此隐姓埋名,投到了先太子杨昭门下,做了一名其貌不扬的大内侍卫。幸亏他碰上的那个是先太子杨昭,换了是别人,未必肯给他好脸色看。因为那个时候杨素权倾朝野,手下卧虎藏龙,倚仗手握兵权又是两朝老臣,曾多次威逼先太子放弃太子之位,太子无法,只好暗地蓄养死士,贺颜铸就是第一批被暗中请进东宫,担任护卫太子安全的侍卫的。先太子后来被杨素拿到把柄阴蓄死士,意图‘谋反’。好在先帝虽然沉湎酒色,头脑到底还算清醒,只是把太子圈禁,并未废掉他,但他门下的卫士就没那么幸运了。”
裴继欢心里想道:“怪不得隋末天下正气久衰,虽然不是你的直接责任,到底和你这样的人大大有关。”
杨白眉却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说道:“太子‘谋反’事变之后,不久就死了。事过情迁,先帝还是不愿再立东宫,直到先帝在江都殡天,也没有指定东宫太子之位。外面乱成一团糟,我却因祸得福,因为没有人来注意我,也没人知道我暗中收留了先太子的首席侍卫贺颜铸。这样,我在贺颜铸的指点下,学会了小般若寺的世传武功,到贺颜铸去世的那年,他的剑法我已基本学全,所差者,无非内力修为不够而已,那年我十六岁,正当壮年。”
裴继欢道:“那你什么时候离开的京师呢?”
杨白眉道:“说句笑话,我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什么时候离开京师,我哪有那个心情去记?先帝第三次出巡江都,我并未从行,而是一个人打了个小包袱,带着母亲的灵牌离开京师,从此开始了飘荡江湖的生涯。”
裴继欢道:“既然如此,你后来为什么又回到了京师,做了我父亲的谋士?”
杨白眉叹了口气道:“朝廷灭亡,有家不能回,是我寄情江湖的初衷,但后来我遇见你的父亲,知道我的姐姐(唐太宗李世民侧妃大杨妃,吴王李恪生母)成了你二叔的小妾,这才回到京师,那时天下尚未平定,你二叔领兵在外,你父亲奉旨监国,并没有人记得并防备隋朝的旧属,即便就算记得,也没人真的去做个究竟。你该知道,先帝和你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可是姑表兄弟,你的祖父得到天下,曾下令善待前朝遗老不得失礼,而且我的身份很多人都不知道,就算我为你的父亲出谋划策当谋士,也没什么奇怪。”
叹息过后,杨白眉继续说道:“既然我是东宫太子的幕宾,有机会接触很多事和人,有一次我到大内书局去读书,无疑中发现了一个古本,这个古本就藏在一册史籍之中,藏得十分隐秘,大唐建国之初,大内书局人手稀少,因此也没人去仔细管理,那册古本一直藏在那本书中,从来没被人发现过。”
裴继欢连忙问道:“那是一本什么书?”
杨白眉冷笑一声道:“《凤凰策》。相传是上古大禹王麾下谋士所着,至于这本书在世间有无流传,我就不知道,但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杨白眉以前隋王孙的身份埋名匿迹,飘泊湖海,等于是另一种方式的隐士;而他文武全材,最喜武功,对于武功方面的任何资料和记录,他都想办法找来,如饥似渴地阅读,孜孜不倦地修炼,狼烟四起的世道,反倒造就了他需要的一个理想空间,兵荒马乱的年代,没人会去注意谁谁谁在干什么,人人都以保命为准,所谓“只宜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也。杨白眉从小在宫廷权力的相互倾轧中长大,养成了低眉顺眼的性格,令他长大成人之后特别善于保护自己,除了裴继欢的父亲太子建成之外,几乎没人知道他是个身负绝艺的武林奇人。所以他后来反出京师,和红拂女的惊天一战,才变得如此令世人所瞩目,天山羽士之名从此蜚声江湖,所有的一切都和他少年养成的性格是无法区分的。
杨白眉说道:“我本想想找个风景好的地方过下半生。但看到这本《凤凰策》之后,我发现我想的一切,都太过简单。原来《凤凰策》也是一本风水方面的着作,虽然篇幅不多,但字字珠玑,论述极为精辟。禹王固然不需要用风水之术来稳固自己的统治,但他未始不曾起过私心,你看后来他传位给子启的行为来看,多半还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
裴继欢一听“风水”二字,立刻想起了“无字天书”和“龙图”,这两样同样都是有关风水方面的书,在武林中引起了一场大大的风浪,不仅一般的江湖草莽,连皇帝唐太宗也被卷了进去,无法脱身。
杨白眉叹道:“人间哪得有桃源?桃源从来只在心中而已。我读了凤凰策,才知道禹王定鼎天下,勘定九条龙脉,因此制九鼎以镇之,九鼎传国,因由此来。只要看懂了凤凰策上记载的所有内容,收取天下,何尝为难!”
裴继欢暗暗吃惊,心道:“原来你表面上对自己是不是皇亲国戚毫不在意,实际上,天下能有几个人心甘情愿把江山拱手付与他人?为了这个,我的父亲才不幸死于非命,留下我一个孤单单在世上。原来你逃走江湖,异日再起,才是真正的想法,也难为你隐姓埋名住在天山苦寒之地,更难为你诈死,活活将我哄骗得东西颠倒。”
只听杨白眉转移话题,道:“等我终于破解了《凤凰策》的奥秘,高兴得几夜睡不着觉,跑去找我的朋友,希望把我的研究成果告诉她,和她一道分享这成功的喜悦。哪知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一厢情愿,我的朋友一旦知道我的秘密,立刻向皇帝告发,最后迫得我不得不离开京师,哼哼,数年筹策,落得水向东流。可惜这人日夜重兵在旁,我本事再大,也不敢轻易靠近,只好眼睁睁看着她寿终正寝,我却束手无策。”眉头额间,杀气一现即隐。
裴继欢道:“你说的是我姑姑李三娘?”
杨白眉道:“不错。你怎么知道?”
裴继欢冷冷地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早就猜到你和我姑姑之间不会是那么简单就引起了二叔的反感和大力反对,后来你遭到追杀,恐怕也是因为《凤凰策》而不是因为你和我姑姑一厢情愿的单恋,对吧?”
杨白眉的面色变得一下阴冷起来,道:“你到底是听谁说的?”
裴继欢道:“你回想一下整件事有几个人知道?”
杨白眉冷哼一声道:“我早就知道是红拂女,只是没有证据罢了。”
裴继欢道:“有证据便如何?你要杀了张妈妈吗?”
杨白眉冷冷地道:“是又如何?我要杀她虽然不易,但未尝不敢,只是我不想这么做罢了,说到底是你姑姑那个贱人骗了我,和他人无干。”
裴继欢道:“看不出来你名声在外,骨子里却是如此冷酷的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什么都可以放弃!”
杨白眉道:“你太抬举我了,陇西公子!”
两个相依为命十多年的人,一个师父,一个徒弟,话说到此,心中产生的隔阂,渐渐挥之不去了,只有霍紫鸢暗暗想道:“父亲只是对无字天书有想法,并未出手去夺取,想必我把实情告诉给继欢哥哥,他不应该会怪我对他有所隐瞒吧?”手指微微地缩了缩,又钻进了裴继欢的掌心。
只听裴继欢冷冷地道:“也许你教我一身武功,也是别有用心,对不对?”
杨白眉嘿嘿冷笑道:“继欢,就算我城府极深,不过为了我自己的事而努力,你这么说,未免也太没有良心了!我教了你十八年的武功,等于养育了你十八年,难道这还是我的错吗?”裴继欢道:“我倒希望不是真的,甚至希望你是真的死去。这世界上因果报应,昭昭不爽,我看你还是小心为好!”眼圈不知不觉地微微红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