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南枝 第93节(3 / 4)
她离开时没带什么人,轻车简行,和上一次一样,急着赶路。
等汴京的事态了结,还得去冀北寻她。周沉不怕她恨自己,只怕站在她面前,她却连一个眼神都吝啬给他。
福宁殿外,赵多络身着丁香色褙子,下系百蝶澜裙。周沉行礼道,“微臣见过福金帝姬。”
“周御史不必多礼。”赵多络后退两步,“我来与父亲送碗参汤,现下就回去了。”
周沉知她不常来此,应该是为了打听和亲事,保证道,“此事我会尽力斡旋的。”
赵多络淡淡道,“这许是命定之事了。”
“我已决意北上,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赵多络前几日见过赵玉屏,已知道沈若筠离了京,“你要去找阿筠么?”
“是。”
赵多络摇头,“可我瞧阿筠,并不愿见你。”
周沉以为她是在提醒之前承诺过的事,便将心里话道出:“我与你私订的婚事,就作罢吧。”
赵多络点点头,不觉意外。
“是我变心了。”
赵多络看着他,纠结一番,还是咽下了行宫之事。
宫门下钥前,周沉从宫里出来,安东在门口等他,“打听清楚了,辽兵确实是直奔汴京来的。”
周沉觉得此事棘手,“汴京城防松懈,说不得真叫他们豁开个口子。”
周沉抉择许久,想到沈若筠去了冀北,若是身份暴露,必是十分危险。他又想到自己闭目便有的梦里,耶律璇欺辱她的场景,交代安东:“你去找些人,在城外散布一下消息,就说怀化将军的同胞妹妹,正在沈家庄。”
安东不敢置信:“辽人会舍弃汴京城,先去抓少夫人?”
周沉目落远方,看着旁人家的灯火,“她姐姐值冀北四路,她在辽人那里,自也有大价值,一试便知。”
若辽人真去了沈家庄——
她便是再不愿见他,也会来寻他算账吧?
小说设定地图是参考宋朝的,辽国疆域为:上京道,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冀北四路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其中三路与辽接壤,冀北军驻扎在图标1真定府的北边,与河东路交界处。冀北军撤离后,兵力划归各州府城防,辽的这支先遣部队是来探自真定府往南各府城兵力布防情况,为辽国大军开路的。
第八十三章 点兵
艾三娘不肯离开汴京,听说包湛要与周二郎为伍,都不愿同包澄一道回汴京城过节。
沈若筠劝不动,包澄陪着三娘,也在庄里住下了。
沈若筠已有八个月的身孕,行动不便,去试验的马场,都得两个丫头跟着。
要做远射炮,得先研究打磨炮筒的车床。沈若筠之前画了脚踏式车床的零件分解图,又对着实物改了两遍,可算是能拿来打磨物件了。
“炮膛不能有误差,必须要均匀。”站得太久,沈若筠扶着腰,“不然容易炸膛。”
她想起之前做卧雪斋的脂粉,陆蕴做了小码值的秤砣,现在也可以做个小刻度的量尺。
只是若如木尺、软尺那般,量起来并不精细。沈若筠想着,若是能做个尺子带卡口,调好刻度后,将尺子卡入炮膛,便可测炮膛内壁是否均匀了。 ↑返回顶部↑
等汴京的事态了结,还得去冀北寻她。周沉不怕她恨自己,只怕站在她面前,她却连一个眼神都吝啬给他。
福宁殿外,赵多络身着丁香色褙子,下系百蝶澜裙。周沉行礼道,“微臣见过福金帝姬。”
“周御史不必多礼。”赵多络后退两步,“我来与父亲送碗参汤,现下就回去了。”
周沉知她不常来此,应该是为了打听和亲事,保证道,“此事我会尽力斡旋的。”
赵多络淡淡道,“这许是命定之事了。”
“我已决意北上,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赵多络前几日见过赵玉屏,已知道沈若筠离了京,“你要去找阿筠么?”
“是。”
赵多络摇头,“可我瞧阿筠,并不愿见你。”
周沉以为她是在提醒之前承诺过的事,便将心里话道出:“我与你私订的婚事,就作罢吧。”
赵多络点点头,不觉意外。
“是我变心了。”
赵多络看着他,纠结一番,还是咽下了行宫之事。
宫门下钥前,周沉从宫里出来,安东在门口等他,“打听清楚了,辽兵确实是直奔汴京来的。”
周沉觉得此事棘手,“汴京城防松懈,说不得真叫他们豁开个口子。”
周沉抉择许久,想到沈若筠去了冀北,若是身份暴露,必是十分危险。他又想到自己闭目便有的梦里,耶律璇欺辱她的场景,交代安东:“你去找些人,在城外散布一下消息,就说怀化将军的同胞妹妹,正在沈家庄。”
安东不敢置信:“辽人会舍弃汴京城,先去抓少夫人?”
周沉目落远方,看着旁人家的灯火,“她姐姐值冀北四路,她在辽人那里,自也有大价值,一试便知。”
若辽人真去了沈家庄——
她便是再不愿见他,也会来寻他算账吧?
小说设定地图是参考宋朝的,辽国疆域为:上京道,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冀北四路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其中三路与辽接壤,冀北军驻扎在图标1真定府的北边,与河东路交界处。冀北军撤离后,兵力划归各州府城防,辽的这支先遣部队是来探自真定府往南各府城兵力布防情况,为辽国大军开路的。
第八十三章 点兵
艾三娘不肯离开汴京,听说包湛要与周二郎为伍,都不愿同包澄一道回汴京城过节。
沈若筠劝不动,包澄陪着三娘,也在庄里住下了。
沈若筠已有八个月的身孕,行动不便,去试验的马场,都得两个丫头跟着。
要做远射炮,得先研究打磨炮筒的车床。沈若筠之前画了脚踏式车床的零件分解图,又对着实物改了两遍,可算是能拿来打磨物件了。
“炮膛不能有误差,必须要均匀。”站得太久,沈若筠扶着腰,“不然容易炸膛。”
她想起之前做卧雪斋的脂粉,陆蕴做了小码值的秤砣,现在也可以做个小刻度的量尺。
只是若如木尺、软尺那般,量起来并不精细。沈若筠想着,若是能做个尺子带卡口,调好刻度后,将尺子卡入炮膛,便可测炮膛内壁是否均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