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物 第4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似乎是许久, 许久未曾这样认真的看过一次天上的云彩了。
  就好像, 她也许久未曾问过自己, 如今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么?
  十六岁的戚白玉倾慕谢尘, 一心想要嫁给他,哪怕使劲手段,也要成为他的妻子。
  二十六岁的戚白玉被丈夫厌弃,空守着个妻子的名分, 落了一身伤痛,最后只剩下满心的不甘和憎恨。
  而戚白歌呢,明明已经拥有了她想要的偏爱, 却又避之唯恐不及。
  与她而言,这比在她面前炫耀那些宠爱, 更令她觉得被羞辱, 被践踏。
  她抹了一把脸上的凉意,忽然转过身, 对着身边的丫鬟道:“走吧, 去莫忘斋。”
  ·
  莫忘斋。
  谢尘翻着辽东传回的信报, 两封信, 一封是辽东按察使张士奇的回信, 另一封则是来自辽东副总兵郑况。
  这两人,都是三年前谢尘刚刚接手吏部时就安插到辽东的,这两人一文一武,一明一暗,是他掌握辽东情报的主要来源,如今才算是派上了大用场。
  男人白净修长的手指摆弄着两封信,将它们一一铺开到桌案上,指尖分别落在两封信中的两句话上。
  “私开互市”
  “疑似通敌”
  谢尘注视着这两个词良久,忽然嘴角勾了勾。
  这可真是有意思了。
  他原本还在想,就算太后有意与昌王结盟,可照目前的形式来看,太后明显是还在摇摆不定的,那昌王又凭什么在越敬泽的事情上给太后这么大的面子呢?
  一直以来,在这件事中,唯有这个关节谢尘一直没有想通。
  可如今,辽东按察使张世奇已经查到有人在辽东边境私开互市,且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量向北边的阿速部贩卖私盐与茶叶。
  要知道,因与鞑子多年交战,早从先帝时期起,朝廷就已明令禁止互市的存在,为的就是断了鞑子的盐茶来源,甚至因此采用了极端的连坐制来管束。
  虽然尽管有这么严格的限制,已久会有边境上的小民冒着生命危险与鞑子做交易,但也都是双方底层人民的小规模交易。
  而能让张士奇如此重视,甚至,折了手下三个探子才查出来的这个互市,这背后必定有辽东当地权势极大的人在操纵。
  只是幕后之人,张世奇现在只隐约怀疑,但并无确凿证据。
  而辽东副总兵郑况的信,则更为简单的指出,虽然现在朝廷并无大规模对鞑子用兵的意图,可一些小型的百千人规模的局部摩擦一直不断。
  而在这其中,郑况敏锐的察觉到,鞑子对辽东军队的整体布置似乎知晓的很清楚,几次小规模战役中都占着上风。
  因此他推断,辽东军中疑似有人通敌。
  只是,具体通敌之人,他也只能是猜测,而没有实际的证据。
  谢尘看着两封信,两位心腹给出的人选并不一致,可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张世奇猜测的幕后之人是辽东镇守太监吴衡。
  而郑况认为的通敌之人,是在辽东军中任参将的戚国公嫡子戚长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