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厂穿民国 第4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到店内,陈掌柜就招呼她过来,“东家,不得了,您被人骂了。”
  秦无双愣了一下,不怒反笑,“有人骂我?谁啊?这么舍得花钱。”
  这年头在报纸上打广告可不便宜,就说他们在申报上打的广告,最醒目的位置,一天就要两百个大洋呢。
  秦无双没有读报的习惯,主要是因为这时候的报纸都是文言文,她文化水平不够,读着费脑子,但是陈掌柜是个老学究,看得懂文言文,自打他来了店里,秦无双就让他没事看报,回头再用大白话跟她讲,这样省得她既不用费心读报,还能知天下事。
  陈掌柜买报纸的钱都是从账上出的。今儿报童如约送来报纸,他看到“凤英成衣”这几个字,就觉得坏菜,读完之后就更肯定自己的猜测。
  听他说完,秦无双也没当一回事,“不管他。”
  陈掌柜却提醒她,“东家,您是被人给盯上了。这各行各业都有规矩,商会会长找您,您该怎么说呢?”
  秦无双一听就乐了,“还有商会?这是什么帮会?”
  “商会非常重要,一般商会都会设置一些规矩,不能把价格压得太低,坏了大多数人的生意。”陈掌柜又讲了些商会的规矩,比如不能以次充好,免得坏了本行的规矩。
  秦无双听出来了,就是不能坏所有人的规矩。
  她好奇问,“成衣也有商会吗?”
  陈掌柜愣了一下,他还真不知道。主要他就没见过几家服装厂。
  秦无双摆手,“我估计没有。我们是成衣厂,做的是裁缝的活计。这裁缝一条街可能也就一个,怎么可能成立商会。”
  陈掌柜仔细一想,好像也有道理。
  两人正说着话呢,一位戴眼镜的青年走了进来,陈掌柜立刻上前接街,“请问您是自己买,还是过来批发?”
  青年在两人身上打量一圈,冲陈掌柜道,“我是青年报的记者,我想采访凤英成衣厂的老板,请问方便吗?”
  陈掌柜看向秦无双。
  秦无双笑了,“我就是。”她示意青年到会客区坐下,陈掌柜立刻帮两位泡茶,坐到空位上。
  青年从包里取出一份报纸,摊到秦无双面前,而后从包里拿出一个空白的本子准备记录,“请问您对这篇报导怎么看?”
  秦无双看了一眼报导,就是今天早上的报纸,她摊了摊手,“不怎么看。我开厂做生意一定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
  青年如实记录下来,随后又问,“那您对顾成学者在青年报上批评您的话,有没有回应?”
  秦无双没看过青年报,“什么话?”
  青年又从包里掏出一份青年报,递到她面前。
  秦无双看了一眼,这份报纸写得要比申报上的要有趣。申报上的好像一个失败者的控诉,而这顾成学者却是从另一方面阐述她是手工业的破害者。
  因为她开了成衣厂,导致成千上万的裁缝失业。肥了她一人的腰包。
  文章写得有理有据,并不代个人情绪。只是阐述事实。
  这是秦无双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因为在21世纪,个人裁缝已经非常少了,大多数都是入厂工作。干不了这行,还可以改行。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可到了民国,这就是很严重的一件事。
  因为大批价格低廉的洋货进入华国,许多华国手工业者失去了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手工行业被摧毁得相当严重。
  她不禁想到以前看过的一则故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