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女赶海发家记 第3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摊子上的生意一直红火到过年,年后一直到初五海珠都没出摊做生意,过了初五再摆摊,人们年前的记忆被年味儿冲散,摊子上又恢复了平静。
  海珠也乐得自在,生意好了人受罪,一直那么火热下去她也受不了,更别提冬珠和风平了。
  因为离了乡,族人不在身边,这个年在齐阿奶看来过得挺乏味,天气暖和了她就起了要回乡的打算。
  郑海顺跟魏金花也有这想法,但又不确定匪寇是不是已经消停了,他们托海珠去找沈遂问问。
  海珠袒露她的想法,“郑叔,你有没有考虑过搬家到这边来?住在镇上远比住在渔村里安全。”
  “念头是有过,但不行。我是要出海的,你也跟我出过海,你想想,我肯定是跟族人一道出海更有保障。”郑海顺摇头,“我又没有手艺,舍了船去码头扛货那是蠢,我们一家是要回去的。祖上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过来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拿那个在海边撒网还被割喉的渔夫举例,“各人有各人的命数,命数到了,我就是喝水还有呛死的时候。”
  海珠看向齐阿奶,说:“奶,我想留在这儿摆摊做生意,早上带着冬珠和风平烙饼摆摊,下午天暖和了下海捕捞,这边卖鱼获也方便。”
  齐阿奶沉着脸思索,一时没说话。
  “我要回去……”齐老三出声。
  “你回去做什么?这边又不是不临海,你就在海边撒网,起风起浪了能立马回来,来了商船还能去扛货,比在家里可方便多了。”海珠打断他的话。
  这边再好,齐老三还是念着他的老窝,他嫌弃这边吃水不方便,出行也不方便,“我回去了撑个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最重要的是不花钱。
  齐阿奶一时决断难下,想回又看重这边的安全,要是只有她一个人她自然无所谓,人老了哪一天死都行。但她还有儿子孙子孙女啊。
  “你们打算租房住?”魏金花问。
  “买房,我手里攒了笔银子。”海珠说,“房子的事你们不用操心。”
  魏金花看向秦荆娘,她说对了吧。
  “既然不愁买房,那就搬过来吧,我见孩子们方便,也方便把潮生带过来,他们四个一母同胞的亲姐弟,离得远了就生疏了。”秦荆娘跟着劝,她是最希望他们搬过来的。
  被带走的孙子是齐阿奶的一个心病,有了这根稻草压着,她彻底倾向搬过来,离了族人她拘束点,但儿孙的生活好了。
  齐老三看向他二哥,见他二哥点头,他就不说话了。
  搬家的主意已定,海珠快活的去找沈遂打听匪寇的情况。
  魏金花坐不住了,她回了家失落地坐在院子里,两家这么一分开,再见面就难了。
  “我们要不也搬过来?我看镇上想赚钱也不难,卖柴卖水都有人买,你也跟老三一样在海边撒网,来商船了去扛扛货。”她兀自嘀咕。
  “一天赚的只够买米买油买盐了,这还不算,最主要的是房子。”郑海顺看着青砖砌的院子,买不起呀。
  第45章 送你回去
  海珠去找沈遂的时候碰到沈淮正要出门, 她喊住他,说:“二哥,我打算搬到这边来住, 不知道我租的房子的房主肯不肯卖房, 你能不能帮我问一下?”
  年前租房子的时候就是沈淮安排了小厮跟房主联系的,海珠一直没见过房主的面。
  “搬过来?好事好事。”沈淮点了个小厮,让他去找房主,“这人我听说过, 是个实诚的人, 不会坑你。”
  “我把六哥拽去, 他人缘好面子大,有他在,我不怕被坑。”海珠笑嘻嘻的, “二哥你去忙, 我去找六哥。”
  “领姑娘去小六的院子。”沈淮差使修剪花木的丫鬟。
  沈遂的院子紧邻主院,海珠路过过几次,没进去过。今天踏进去, 一进门就看到了七八个大小不一的丫头, 最小的比冬珠还小。
  她刚进偏厅,沈遂就过来了, 他在家穿得随便, 见海珠更没避讳,穿着短褂露着膀子,浑身冒热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