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娶弱腰 第3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倒也不反驳,提着灯笑了笑,“头一回有人这样评我……不过我想你说得对。”
  言讫董墨便举灯走了,老远回头望,梦迢只剩一抹模糊轮廓嵌在幽暗的门上,院墙上有轮半月荒凉地照着,恰如梦迢,一半总令他灰心,一半又烧着他所剩无多的热情。
  他在两者间流连,觉得彷徨难安。眨眼又想到句俗语,“万事只求半称心”。好歹因为遇见她,他的人生总算如意了一半。
  梦迢难知道,他因为爱她,变得越来越擅于欺骗自己。
  他走了,梦迢的欢欣也冷下来,没事人似的,就在门上等着,一会便等来孟家的马车。
  府里大门上像是在散客,七八辆马车候着,十几盏灯笼飘荡着,众人客套地作揖还礼,唱喏着无数的好听话。梦迢懒得周旋,吩咐往角门上进去。
  角门开在巷里,进去便是一处小花园,借着点月光,勉强能瞧见凌乱的树阴石影。往里走几步,恍惚听见有人说话,梦迢止步,寻了一处太湖石藏身。
  石外不远,老太太打着一盏孤灯,身边难得不见一个丫头。更难得是穿得极为素雅,大约是预备要睡下的时候,一干钗环皆不戴,只着一件黛色的对襟长褂,里头罩着靛蓝的苏罗裙。
  面前是熟面孔常秀才,像是才打章丘大牢里出来,脸上还带着一点淤青,久久不语地托着老太太的手。隔了会,老太太笑着将他手一搡,“好孩子,快回去,往后别再来了,好生读书。”
  那声音吓了梦迢一跳,她从未听过她娘这样的嗓音,不再是懒怠怠的婉媚,而是凝重的温柔,仿佛一个微笑,噙着凄丽的眼泪。
  她到底有没有泪,梦迢看不见。只听着常秀才好一阵闷着不说话,也不撒手,落后将她手上的灯笼夺过去,举高了照在她脸畔,倏地笑了声,“我没什么怕的。”
  老太太丢开手,转过身去,把背骨立得笔直,语调有些发冷发急,“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这回是事情是有人存了心要整你,未必你心里没点数?我不过是个半老徐娘,往后你做了官发达了,要什么女人没有?真个读书读傻了的蠢材!这世上,金银权势都难得,只有一个情字不值钱,你犟什么?”
  仍旧没个动静,老太太一把转过凶巴巴的眼,“你再不走,我叫了小厮来打你出去!死皮赖脸的,亏你还是个读书人,成什么体统?!”
  语毕,她狠敛翠眉,将身旁山石上搁的一个包袱皮砸到他胸膛里,“不就是为几个钱,男人的脸都给你丢尽了!拿着早些滚,省得撕破脸难堪!”
  看他一会,他还不挪动。老太太索性一扭脸独自走了,步子急得像是像尽快摆脱什么。可走到黑暗处,那影渐又慢下来,似乎在俄延着什么。
  梦迢在山石后藏身半刻,才见常秀才打着灯笼往角门上去,一副高骨像是失了魂魂,背佝偻着,肩臂也重重地垂下来,挥洒了一点泪水。
  听见角门阖上,梦迢才敢出来,拾起地上的包袱皮打开,借着月光一瞧,却是两个五十两的银锭子,压着一张一百两的宝钞。
  她摸一摸银晃晃的锭子,朝两头望一望,忽然心酸难捱。她又将那包袱扎紧,仍然凭它搁在身旁的山石上。
  归到房内,正赶上分派给银莲屋里的一个小丫头来传话。那丫头因分去伺候银莲,愈发惧怕梦迢,战战兢兢地立在灯下,头也不敢抬,“太太,老爷今晚上歇在张姨娘房里,叫我来传话说,要是太太有话,只管使人去喊他。”
  梦迢倒是无事,但心口发闷,像是憋着许多话要说。然而梳理起来,句句都没要紧,字字不值一提。
  她疲累地笑了笑,摆摆手,“没事情,叫他早些歇息,我也睡了。”
  躺在床上却又睡不着,翻来覆去仍然感觉有什么压在心口。她翻过身,向帐外模糊看窗,月亮升高了,从这扇窗,照到那冷清清的山石,上头孤零零地躺着个月魄色的包袱皮。
  是谁丢弃的真心,谁也不敢轻易拾起来。
  作者有话说:
  董墨:因为爱你,我开始学会骗自己。
  第37章 多病骨(七)
  那失落在角门山石上的银子到底不知被拾了去, 总之无人再问起。阖家一时皆不得闲,忙着张灯贴红, 打发梅卿出嫁还忙不赢, 谁还有功夫计较那点子没要紧的小事?
  听说柳朝如那头请来迎亲的队伍只二十来人,好些还是请的县衙的差役来充的数,吹打班子也是寻常, 并没有几多风光。
  筵席就定下摆在柳家那处小院里,扫洗招呼的人还是董墨打清雨园里抽调来帮衬的, 拢共六个。董墨问柳朝如够不够使唤, 他一味闲散的态度, “也没几个亲友来吃席, 左不过是些官场上的朋友, 忙活得过来, 还有潼山呢。”
  董墨站在门首将小庭睃一眼,剪起胳膊来, “这院子摆得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