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的战术阵型,可以将火炮和火枪有效的集中在一起使用,可以很好的保证军队火力的密集度和连续性,在没有布置好阵地的纯防守战中,远比单纯的三段射击战术有效得多,当然这也需要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能够使用得好。
  中华军以第三师的两个步兵团布置线型的战斗阵型,炮兵团安插在纵队当中,第四师为第三师的预备队第三旅和第四旅各抽出一个团,分别为左右翼保护,另一个团充当预备队,而骑兵师位于全军的后方,等待出击的时间。
  双方差不多是同时列好了自己的阵式,孙可望在吊斗上手搭凉棚,向对面看了看,这一点到是没有变,中华军排出的依然还是这种横面极宽,但几乎毫无纵深的阵式,不过孙可望现在可不敢小看这种阵式。
  当然孙可望并不打算一开始就把杀手铜放出来,立刻下令,命大将贺九义率领五千人马,首先发动一次试探的进行。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八四章 大西军出战(四)
  大西军的第一次进攻,连三十分钟都没有维持下去,就退了下来,损失的兵力,接近两千,而冲得最远的士兵,离中华军的防线还有二三十步的距离,而且中华军连火炮都没有用,完全是靠火枪的火力,就把大西军给打退了。
  虽然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但败得这么快,也这么干脆,也确实大大出乎了大西军的三员主将的意料之外,听了白文选和冯双礼的回报之后,虽然三个人心里都有准备,中华军比七年前更厉害,但毕竟只是想象,亲眼在战场上见到之后,三个人才知道,七年以前的中华军,和现在相比,几乎就像一个小孩和大人比一样。
  而这时三人也对自己一直寄以厚望杀手锏的信心,也开始动摇起来,连孙可望都有些后悔,早知是这样,就不该向中华军下书挑战,而是退守普安州,但现在人马都己经拉出来了,队伍也亮像了,总不能就这么收手吧,而且对面的中华军也不会容自已从容的撤军。
  孙可望看了看刘文秀和艾能奇,道:“怎么样,还打不打!”
  刘文秀转头看了看中华军的方向,道:“大哥,到了这一步,不打也不行了,就拼一把吧!”
  艾能奇也点了点头,道:“是啊大哥,如果我们一退,中华军随后追杀,我们必败无疑,只能拼一下,说不定还能够机会!”
  孙可望听了,也咬了咬牙,道:“好吧,是成是败,就在这一举了。”说着,把手中的令旗一摆,大喝道:“出击!”
  孙可望等人离得虽远,但他们的动作表情都被罗远斌用望远镜看得十分清楚,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也能猜出几分来,见孙可望最后晃动令旗,罗远斌也知道,大西军又要发动进攻了。
  而就在这时,只听大西军阵中传来无数“昂!!昂!!昂!!”的怪异叫声,与马嘶大不相同,而大西军正中的方阵前列的士兵忽然向两边让开,从阵列中冲出了无数的庞大动物,向着中华军的阵式,猛冲了过来,刚才发出叫的,就是它们。
  罗远斌也不禁大吃一惊,和身边的王信交换了一个眼色,道:“这就是大象吗!”
  王信点了点头,道:“应该是的,听说这是云南特有的动物,想不到被大西军用上了!”
  象军,就是大西军最后的王牌。
  在大西军进入云南,平定沙定州叛乱的时候,沙定州的叛军根本不堪一击,唯有象军,给大西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大西军的士兵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动物,见它们身躯庞大,力大无穷,而且皮糙肉厚,扎几枪砍几刀根本都不在乎,但给你一下子就受不了,因此大西军在沙定州的象军手上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沙定州拥有的象军并不多,一共也只有二三十头象,并不能改变大局,最终还是被大西军所灭,但象军的悍勇,却是给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因此在平定了沙定州之后,三人都一致认为,应该组建一支象军,可以大大提高大西军的战斗力。
  于是三人也下达,在云南大肆捕象,并请象奴训练,两年以来,到是组建起了一支二百多头规模的象军,同时还用云南的山间老藤编织藤甲,作为大象的护甲,当然孙可望等人并不是不想用铁甲,而是铁甲的成本太高,用不起,一头大象用的铁甲,足可以够七八匹马用了,而且给大象穿戴铁甲,也是一件极端麻烦的事情,需要两三个人一起动手,才能抬得动。
  但藤甲的防御力也相当可观了,大象本来就皮糙肉厚,一点轻伤小伤都不在乎,穿上了藤甲之后,也更是如象添翼,可以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刀枪不入,十几个人都拦不住一头大象,经过几次测试,在正面交战的情况下,一百头大象组成的军队,足以击败一支二千人左右的军队,如果再和其他的兵种配合,更是威力倍增。
  在这一次出滇作战,大西军一共出动了战象一百八十头,每路各有九十头,分为三个小队,作为大西军的王牌队伍,而且三个人都对这支象军寄于了很大的期望。
  因此在白文选和冯双礼败阵之后,孙可望第一反应就是出动象军,可以抵抗中华军的火枪,因为大象皮糙肉厚,又穿着藤甲,正好可以蔽挡子弹,而且就算挨几枪也没事,而一但大象冲进了中华军的阵地里,中华军的火枪也就没有用了,大西军的士兵再跟在大象后面进攻,就可以一举击败中华军了。
  不过在刚才亲眼见到中华军猛烈的火力之后,三个人的信心也都有些动摇,因为这火力实在太猛,一头大象挨十枪八枪,甚致挨二三十枪都可能没事,但挨二三百枪呢,大象再猛,也是血肉之躯,并不是刀枪不入,藤甲虽然善避刀枪,但也不是绝对的,常言说得好:蚁多咬死象,而且现在象军是大西军唯一的希望,如果象军也失败了,或者是虽然胜了,却损失惨败,对大西军来说,都不是好结果。
  但现在收兵撤退已经是来不及了,只要赌一把了,另外三个人对象军也还是有一定的信心,那怕是把这一支象军都赔进去,如果能够打嬴这一仗,也算是取得了一场胜利,因此最终还是把这支象军给派了出来。
  于是一百八十头大象,杀出了大西军的阵中,一边发出“昂!!昂!!”的叫声,一面向中华军的阵式猛冲了过来,毎头大象上还有两名大西军的士兵,操控大象,而在象军的身后,跟着一万名大西军的士兵,各自举刀舞枪,向中华军冲杀而来。
  其实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大象这种动物并不算太陌生,因为像《三国演义》《西游记》这样的小说已经很普及了,没看过书的,也听过书,绝大多数人都有这么一种动物,长得有什么特点,另外以大象也题材的雕塑也很有多,由其是在寺庙里,大多都有骑象文殊菩萨像,因此有不少人对大象的样子也不算陌生。
  但真正见过活物的,其实没有几人,再亲眼见到大象,又是这样的庞然大物,中华军的士兵们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家伙的个头太大,那怕是遇到一只狮子或老虎,给士兵的心里冲击也要小一些,因此有许多士兵心里也在打鼓,火枪对这样的大家伙有用吗。
  好在是罗远斌等主要的指挥者还能够沉得住气,立刻大声道:“慌什么,还离这么老远呢,先给它们几炮,我到要看看这大家伙有多厉害,抗不抗得住炮弹,给我用实心弹轰!”
  中华军的士兵毕竟都是见过大阵仗的,心里虽然有些发毛,但手脚却都还能稳得住,因此接到了命令之后,炮兵们立刻开始校准目标,填装火药、铁球等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