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节(2 / 4)
原来其实虽然只过了短短几个小时,但清军的心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为清军败亡的结果已经不可改变,清兵无论怎样拼命抵抗,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淸兵的战斗意志都降到了最低点。而且绝大部份的清兵都没有和中华军拼死一战,最后为大清尽忠的决心,绿营汉军当然不会,就是满蒙汉八旗中,也不是人人都有为大清尽忠的决心。结果在中华军杀到之后,有的人是出于本能逃跑,而更多的是选择向中华军投降,就也没有人与中华军作战。还有一些人本来是己经逃跑,但看见其他的清兵纷纷向中华军投降,也不禁动了心,于是自动又返回来投降。
结果十八军一路前进,清兵到是没有消灭多少,但收纳投降的清兵却达到了三四千人。连军长黄绳武也都不敢相信,能够晋升到军长的职位,黄绳武在中华军里绝对是老资格军人,和清军交战的次数也不在少数,但还从来没有打过向今天这样的战斗。
但带着这么多的俘虏,也是一个大麻烦,谁敢说后面就没有清军会抵抗,一但双方发生战斗,这些俘虏怎么办呢?这么多的俘虏,想要把他们都看住,也要分出不少人手,而且留在自已的身后,也总是一个隐患,但又不能把这些俘虏放任不管,万一等中华军一疋,这批俘虏发动反抗呢?三四千人在自己的身后捣乱,有谁受得了。而且俘虏抓得越多,对于在战斗结束之后,计算功劳的加分也就越多。
因此黄绳武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分出了两个营的士兵,先把俘虏都押送出息县城去,找地方看管起来,也算是清除了一个大隐患。然后再继续向前进攻。同时又派人催促在后面付责支持自己的第一军赶紧也进城参战。否则再有人向自己投降,十八军的兵力可就不够了。
等把俘虏刚刚送走,只听前方枪声大作,黄绳武也不由精神一振,知道终于是遇到了抵抗的清军。这时天色己经暗了下来,但在息县城中有不少地方都着了火,因此还是可以看清楚,这是到了息县的县衙前。
黄绳武知道,在一般的小县城里,县衙都是位于县城的中心位置,因此在作战的时候,一般也都会把县衙当作全军的指挥部,看来自己这是找对地方了,说不定这里面还藏着几条大鱼。而这时在西、北两侧,炮声正急,显然这两侧的中华军还没有攻入息县,这个功劳可不能不占。
这一点黄绳武到是猜对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几条大鱼,还真不是普通的大。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最小的一条也是固山额真。
他们三个人本来在县衙里喝酒,一边喝着一边大声发着牢骚,把平时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出来,看谁不顺眼也破口大骂,而挨骂的人不仅有多尔衮,清廷的皇帝福临、皇太后,还包括两个死鬼皇帝,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也都没放过,反正在这个时候也全无忌讳了,不过他们骂的都是清廷内部的人,而清廷真正的敌人,商毅和南京政府,反到都给忘了。
三人边喝边骂,正是酒酣耳熟的时候,突然城外炮声轰响,也惊动了三人,都知道中华军的进攻开始了,这时三人也都喝得有五六分醉意,但都还没有忘记先前说好的约定:等中华军杀进城里之后,一起出战,和中华军拼命。
于是三人干完了最后一碗酒之后,将酒碗一摔,唤过贴身的包衣为自己穿好衣甲,一个个都被挂整齐,拿起兵器,然后聚集人马,准备和中华军战斗。只是现在三人手下的亲随、包衣、卫队加在一起也不足一千人,其余的人早就不知道躲到那里去了。不过三人这时己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因此人多人少也并不在意,于是在堂前上了战马,率领着众人杀出了县衙。
正好这时十八军杀到了县衙门,三人带领清军杀出,与中华军展开了一场混战。
其实中华军的人数远多于淸军,不过是在街道作战,兵力不能充份展开,因此清军还能够坚持一会儿。但也就真的只是一会儿的时间,在中华军轮排火枪射击,加上手榴弹的一阵猛攻之下,清军的抵抗很快就灰飞烟灭,除了冲在前面战死的清兵以外,其余的士兵纷纷向后逃跑,尽管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三人都亲自提刀督战,并且连斩了好几名逃兵,但也都无法阻止清军的溃退。仅仅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三人身边的亲随士兵己不足百人。
阿济格左右看了看两人,道:“两位,现在该轮到我们了。”
阿哈尼堪也点了点头,道:“英亲王,咱们一起上吧。”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一二章 围歼阿济格(八)
“杀!”
阿济格猛的发出了一声怒吼,左手一抖缰绳,右手拔出佩刀,在黑暗中划过了一道寒光,然后双腿用力猛夹马腹,座下的战马也熟知主人的心意,立刻出发一声马嘶,蹬开四蹄,向中华军的方向,猛冲了过去。
阿哈尼堪、阿山也跟着抖动缰绳,催动坐下的战马,跟在阿济格的身后,也冲了出去。
十二个马蹄忽起忽落的击踏在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上,发出一连串清脆响亮的击踏声音,而马背上的三名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骑士也都挥刀催马,冲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
但这时中华军的士兵己经在大街上排好了两排火枪兵,每排十人,前排半蹲,后排站立,二十支火枪都指向前方冲过来的三骑快马。黑洞洞的枪口,几乎和夜色溶为了一体。
“开火!”
随着这一声令下,后排站立的十名士兵首先扣动火枪的扳机,接着前排半跪的士兵也开枪射击,随后后排的士兵换了一排火枪兵,紧跟着又发动了第三次排枪齐射。
连续三轮射击几乎是一声呵成,中间没有一点中断的,“呯呯呯呯呯”的火枪射击声音,迅速掩盖了马蹄的声音,正在冲刺中的三匹战马相继发出悲鸣的嘶叫,依次摔倒在地面上,发出一连串身体倒地的冲撞,跌打声音,而在马背上的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也都先后摔落到马下,甲叶磨擦着青石板,带出一串刺耳的擦刮声音。
阿哈尼堪和阿山都没能够再站起来,而阿济格却挣扎着地上又爬赶来,一身白色的盔甲上已被打出三四个血窟窿,他以佩刀当拐杖,跌跌撞撞的又向前走了两步,这时第四轮火枪射击又响了起来,阿济格的身上立时又多了几个血窟,身子一软,终于又一次仆倒在地上。而在他们身后,清军早就已经跑得没影了。
中华军的士兵走过去,查看三人是否已经死透了,一个士兵将阿济格的身体翻过来,道:“这身盔甲到是真漂亮,可惜己经被打穿了好几个洞,不然穿上的话,一定很威风。这家伙一定是个不小的官吧。”
另一个士兵在一边推了他一把,道:“威风个屁,这玩艺穿在身上死沉死沉,一点用都没有,想要威风还不好办吗?戏班子的那一套行头比这花哨得多了,五颜六色的,赶明儿去弄一套穿上,比这个还要轻便得多。”
先前那个士兵道:“咱们中华军里怎么就没有盔甲呢,这多可惜啊!”
又有一个士兵过来,在阿济格的尸体上踢了一脚,道:“有什么好可惜的,盔甲的作用就是防身,可不是花里胡哨的好看,现在是什么时代了,什么样的盔甲也防不住枪子,要盔甲还有什么用。往后啊也只有在戏台上才能看见盔甲了。”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能穿这一套盔甲的,一定是个大官,最小也是贝勒,兴许还是什么郡王、亲王的,咱们可别马虎了,军长说了,这里面肯定有大鱼,搜一搜看他身上有什么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等一会再叫几个俘虏来认认。千万可别漏了。”
————————————
清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抵抗意志,而随着息县西城、北城都相继被攻开,中华军大量的开进息县城里,清军纷纷投降,到了天明时分,中华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息县县城。而通过搜身发现的物品,已及俘虏的辩认,也证实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三人都在战斗中被中华军击毙。 ↑返回顶部↑
结果十八军一路前进,清兵到是没有消灭多少,但收纳投降的清兵却达到了三四千人。连军长黄绳武也都不敢相信,能够晋升到军长的职位,黄绳武在中华军里绝对是老资格军人,和清军交战的次数也不在少数,但还从来没有打过向今天这样的战斗。
但带着这么多的俘虏,也是一个大麻烦,谁敢说后面就没有清军会抵抗,一但双方发生战斗,这些俘虏怎么办呢?这么多的俘虏,想要把他们都看住,也要分出不少人手,而且留在自已的身后,也总是一个隐患,但又不能把这些俘虏放任不管,万一等中华军一疋,这批俘虏发动反抗呢?三四千人在自己的身后捣乱,有谁受得了。而且俘虏抓得越多,对于在战斗结束之后,计算功劳的加分也就越多。
因此黄绳武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分出了两个营的士兵,先把俘虏都押送出息县城去,找地方看管起来,也算是清除了一个大隐患。然后再继续向前进攻。同时又派人催促在后面付责支持自己的第一军赶紧也进城参战。否则再有人向自己投降,十八军的兵力可就不够了。
等把俘虏刚刚送走,只听前方枪声大作,黄绳武也不由精神一振,知道终于是遇到了抵抗的清军。这时天色己经暗了下来,但在息县城中有不少地方都着了火,因此还是可以看清楚,这是到了息县的县衙前。
黄绳武知道,在一般的小县城里,县衙都是位于县城的中心位置,因此在作战的时候,一般也都会把县衙当作全军的指挥部,看来自己这是找对地方了,说不定这里面还藏着几条大鱼。而这时在西、北两侧,炮声正急,显然这两侧的中华军还没有攻入息县,这个功劳可不能不占。
这一点黄绳武到是猜对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几条大鱼,还真不是普通的大。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最小的一条也是固山额真。
他们三个人本来在县衙里喝酒,一边喝着一边大声发着牢骚,把平时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出来,看谁不顺眼也破口大骂,而挨骂的人不仅有多尔衮,清廷的皇帝福临、皇太后,还包括两个死鬼皇帝,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也都没放过,反正在这个时候也全无忌讳了,不过他们骂的都是清廷内部的人,而清廷真正的敌人,商毅和南京政府,反到都给忘了。
三人边喝边骂,正是酒酣耳熟的时候,突然城外炮声轰响,也惊动了三人,都知道中华军的进攻开始了,这时三人也都喝得有五六分醉意,但都还没有忘记先前说好的约定:等中华军杀进城里之后,一起出战,和中华军拼命。
于是三人干完了最后一碗酒之后,将酒碗一摔,唤过贴身的包衣为自己穿好衣甲,一个个都被挂整齐,拿起兵器,然后聚集人马,准备和中华军战斗。只是现在三人手下的亲随、包衣、卫队加在一起也不足一千人,其余的人早就不知道躲到那里去了。不过三人这时己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因此人多人少也并不在意,于是在堂前上了战马,率领着众人杀出了县衙。
正好这时十八军杀到了县衙门,三人带领清军杀出,与中华军展开了一场混战。
其实中华军的人数远多于淸军,不过是在街道作战,兵力不能充份展开,因此清军还能够坚持一会儿。但也就真的只是一会儿的时间,在中华军轮排火枪射击,加上手榴弹的一阵猛攻之下,清军的抵抗很快就灰飞烟灭,除了冲在前面战死的清兵以外,其余的士兵纷纷向后逃跑,尽管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三人都亲自提刀督战,并且连斩了好几名逃兵,但也都无法阻止清军的溃退。仅仅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三人身边的亲随士兵己不足百人。
阿济格左右看了看两人,道:“两位,现在该轮到我们了。”
阿哈尼堪也点了点头,道:“英亲王,咱们一起上吧。”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一二章 围歼阿济格(八)
“杀!”
阿济格猛的发出了一声怒吼,左手一抖缰绳,右手拔出佩刀,在黑暗中划过了一道寒光,然后双腿用力猛夹马腹,座下的战马也熟知主人的心意,立刻出发一声马嘶,蹬开四蹄,向中华军的方向,猛冲了过去。
阿哈尼堪、阿山也跟着抖动缰绳,催动坐下的战马,跟在阿济格的身后,也冲了出去。
十二个马蹄忽起忽落的击踏在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上,发出一连串清脆响亮的击踏声音,而马背上的三名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骑士也都挥刀催马,冲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
但这时中华军的士兵己经在大街上排好了两排火枪兵,每排十人,前排半蹲,后排站立,二十支火枪都指向前方冲过来的三骑快马。黑洞洞的枪口,几乎和夜色溶为了一体。
“开火!”
随着这一声令下,后排站立的十名士兵首先扣动火枪的扳机,接着前排半跪的士兵也开枪射击,随后后排的士兵换了一排火枪兵,紧跟着又发动了第三次排枪齐射。
连续三轮射击几乎是一声呵成,中间没有一点中断的,“呯呯呯呯呯”的火枪射击声音,迅速掩盖了马蹄的声音,正在冲刺中的三匹战马相继发出悲鸣的嘶叫,依次摔倒在地面上,发出一连串身体倒地的冲撞,跌打声音,而在马背上的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也都先后摔落到马下,甲叶磨擦着青石板,带出一串刺耳的擦刮声音。
阿哈尼堪和阿山都没能够再站起来,而阿济格却挣扎着地上又爬赶来,一身白色的盔甲上已被打出三四个血窟窿,他以佩刀当拐杖,跌跌撞撞的又向前走了两步,这时第四轮火枪射击又响了起来,阿济格的身上立时又多了几个血窟,身子一软,终于又一次仆倒在地上。而在他们身后,清军早就已经跑得没影了。
中华军的士兵走过去,查看三人是否已经死透了,一个士兵将阿济格的身体翻过来,道:“这身盔甲到是真漂亮,可惜己经被打穿了好几个洞,不然穿上的话,一定很威风。这家伙一定是个不小的官吧。”
另一个士兵在一边推了他一把,道:“威风个屁,这玩艺穿在身上死沉死沉,一点用都没有,想要威风还不好办吗?戏班子的那一套行头比这花哨得多了,五颜六色的,赶明儿去弄一套穿上,比这个还要轻便得多。”
先前那个士兵道:“咱们中华军里怎么就没有盔甲呢,这多可惜啊!”
又有一个士兵过来,在阿济格的尸体上踢了一脚,道:“有什么好可惜的,盔甲的作用就是防身,可不是花里胡哨的好看,现在是什么时代了,什么样的盔甲也防不住枪子,要盔甲还有什么用。往后啊也只有在戏台上才能看见盔甲了。”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能穿这一套盔甲的,一定是个大官,最小也是贝勒,兴许还是什么郡王、亲王的,咱们可别马虎了,军长说了,这里面肯定有大鱼,搜一搜看他身上有什么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等一会再叫几个俘虏来认认。千万可别漏了。”
————————————
清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抵抗意志,而随着息县西城、北城都相继被攻开,中华军大量的开进息县城里,清军纷纷投降,到了天明时分,中华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息县县城。而通过搜身发现的物品,已及俘虏的辩认,也证实阿济格、阿哈尼堪、阿山三人都在战斗中被中华军击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