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第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子心里酸酸的,总觉得在儿子心中,阿玛没有玛法重要。
  弘晏也笑不出来。什么“深夜有感”,还不如神女入梦,汗玛法独美就好,为何还要捎上他?
  说好的君无戏言呢?
  思来想去,弘晏奔往畅春园一趟,向皇上要了翰林润色的发言稿,感慨辞藻的同时,在末尾添了两个字。
  笔迹有些稚嫩,却因如出一辙的董体,远远看去,改动并不明显,竟还挺和谐。
  ……
  翌日,玉泉山皇庄,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颁奖仪式。
  由皇长孙倾情建议,那头作出杰出贡献的牛,昂首站在高台之上,胸前围了一朵大红花。
  皇上亲自挂花,众臣神色肃穆,太子与众阿哥站在最前,一项一项的流程过后,轮到皇上作总结发言。
  环视一圈,皇上满意颔首,摊开奏章似的发言稿,沉声念道:“康熙三十七年,岁在戊寅。”
  通篇都在描述圣痘,褒扬太医等人的功劳。
  最后,皇上望向高台之上的红花牛,瞅了眼奏章,“朕赐‘神圣牛牛’尊号,望卿牢记……”
  忽然间,皇上停了下来。
  众臣睁大眼,神圣牛牛?
  皇上许久没有说话,霎那间,庄子一片寂静。
  这时候,需要有人救场。太子忙不迭跪在地上,“汗阿玛别出心裁,儿臣谨记!”
  众臣如梦初醒,跟着跪下,排山倒海的赞美响彻云霄,“皇上别出心裁,臣等谨记——”
  第84章 非礼 二更
  都说君无戏言,众目睽睽之下,皇上开口便不能反悔。何况如此庄重的场合,还有史官在旁奋笔疾书,想必“神圣牛牛”四个字,已被记在青史之上了吧。
  他沉默看着这一切,终于尝到被赶鸭子上架的滋味。
  那稚嫩的笔迹,一看就知道谁写的。也怪他读得太顺,也怪胤礽接得太顺,什么别出心裁,那是赞美君父的话吗?
  太子是不是故意的,唯有天知道。但显而易见,这是弘晏的幸运,也是太子的不幸,皇上狠狠记下一大笔,把弘晏的锅,一股脑扣在太子头上。
  若无其事地摆摆手,和声让众爱卿起身,皇上允许他们自由活动,在皇庄赏猪赏鸭赏牛。霎时间热闹一片,众臣兴高采烈应了是,如今谁会看不起畜牧,谁敢看不起养殖?
  皇长孙带头养猪,并有皇上的大力支持,就是朝中风向,政治正确。玉泉山皇庄更是农户心目中的“圣地”,瞧见活泼奔跑的鸡崽,聪明的大臣恨不能亲自喂食,望向它们的目光满是慈爱,惹得负责人五爷警惕起来,这是要和他抢活干?
  “贝勒爷。”“五爷。”
  五爷如今非同凡响,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水涨船高。官员们齐齐拱手,你一句我一句地问好,吹捧得五爷飘飘然起来,还有人旁敲侧击地打听:“皇长孙殿下去了何处?”
  五爷睨他一眼,笑而不语。
  被屋瓦农田掩映着的,是与皇庄相连的后山,后山地势极高,溪流清澈,某一地段冒出的泉水,居然带着微微的温热。侄儿遛猪之时,偶然撞入这片风水宝地,当即下令施工队动土,凿出一道露天温泉,今儿是他检阅的日子——
  这是知己内部福利,不好与外人说道。怀着暗喜的心情,五爷打了个哈哈,脚步生风走向大棚,查看孵蛋情况去了。
  堪称劳模中的劳模,看得七爷目瞪口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