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不枉(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魏毅、范浩、董新三个“微末小吏”,一跃成为内阁巨擘,这如同一记晴天炸雷,在朝野上下炸出了滔天巨浪!
  无数人先为之失声,继而便有雪花般的弹劾奏章,飞进了宫里。
  倒行逆施!
  心怀叵测!
  有不臣之志!
  弹劾罪名一个比一个狠。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关于魏毅、范浩、董新三人的舆论传出。
  也大多是标新立异,特异独行,有怪癖,不能和光同尘友善同僚。
  更甚者,连董新家贫,为其寡嫂抚养长大,曾因天寒盖同一薄被之事都被人宣扬的充满了桃色……
  总之,这四人立刻吸引了无数关注。
  各种丑闻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有道德高士痛心疾首高呼:“太子年幼不知政事,被奸邪佞臣蒙蔽,把持朝政,竟随意安插内阁阁臣,天无宁日。朝廷养士百十年,击贼便在今朝!”
  天下震动!
  然此人随即被锦衣卫抓捕下狱,在朝野震惊之余,宫中在极短的时间内,于菜市口张铁露布皇榜,公布了此道德大儒之罪名。
  原来,其子与魏毅有仇。
  其子之官位,是用银子所买,偌大名声,皆为弄虚作假鼓噪吹捧而起。
  甚至其子功名,都是靠营私舞弊代考取得。
  因无真才实学,所以数次吏部考功,都被魏毅所“刁难”。
  两家为十数年的大仇死敌!
  如今见魏毅从区区五品官,一跃成为内阁阁臣,执掌大权,焉能不心惊?
  便有了这位道德大儒忧国忧民之声……
  锦衣卫甚至还张贴出这位道德大儒之子的真实文章,更寻来了其先生为之佐证。
  人证物证俱全之下,那篇“锦绣文章”,成为此次事件的终结者……
  也掀起了崇康末年最大的一次京察……
  在心虚之人风声鹤唳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之余,淘尽黄沙始见真金。
  无数曾经被夸夸其谈之辈打压掩埋的踏实能干之官员,也渐渐展露头角,开始走向他们应得的位置……
  最有趣的是,随着赵青山大力整顿吏治,不断的有官员落马,国库,竟然又神奇的渐渐充盈了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
  “够了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