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掏出来让我看看?是好心还是猪油蒙了心?”胡善围拿出一把防身用的匕首,在他胸膛前比划,逼着沐昕效仿比干当场掏心,开玩笑,她连皇帝都敢烧,都敢颠覆皇位,改朝换代的狠人,还怕区区一个驸马?
  沐昕服软,当即半跪在地下,“大嫂!我不敢!我真的不敢了!求大哥大嫂原谅!”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
  六月,阿雷把木牛钟修好了,献给永乐帝。
  永乐帝很是满意,重赏之后,又提出要求,“听说你送给沐春一个会开船的木船钟?”
  阿雷有种不好的预感,“是的,两个小时开一次,在水里转圈。”
  永乐帝得寸进尺,交代给她新任务,“你为朕做一个类似的,一艘木船钟,每到时辰,像木牛一样弹出一对小人。”
  做钟表只为兴趣消遣,阿雷并没有当成主业,阿雷有些犹豫。
  永乐帝给出了奖励,“郑和太监下西洋,七月份就要回来了,到时候你可以去浏家港码头,登上大海船,你想要什么,朕就给什么,如何?”
  “真的可以吗?”阿雷大喜,“听那些船夫水手们说,女人不能上船,否则不吉利,会遇到海上风暴。”
  永乐帝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藩王篡位成功的帝王,不拘一格,并不讲究这些,“这都是那些作茧自缚,画地为牢之人胡说的,你心灵手巧,敢想敢做,不用在乎那些愚人的谣言。朕听郑和太监说,洋人有不少国家是女王,女王登上舰船检阅海军,或庆祝新船下水,洋人的大船船头都有一个女海神,庇佑平安,这些谣言不攻自破。”
  阿雷连连点头,“好,民女答应为皇上效力。”
  第264章 甲方爸爸
  阿雷点头之后,永乐帝立刻从和蔼可亲的长者切换到甲方爸爸的丑恶嘴脸,要求甚是苛刻,离五彩斑斓的黑差不多了。
  “船不能小了,要这么大。”永乐帝指着书案,“要雕龙刻凤,有皇家气象,又不能俗气了……”
  阿雷走笔如飞,记录永乐帝的要求,渐渐有些写不去,从点头到放弃,不过一盏茶的时间。
  “皇上,现在退出来得及吗?民女做不到啊。”
  永乐帝见把小姑娘吓到放弃,晓得自己有些过了,“你把家里的小作坊搬到宫里来,宫里几个会修钟表的西洋传教士、内务府的木匠铁匠等等皆是你的帮手,你不是一个人。”
  阿雷松了一口气,她也想借此机会挑战一下自己,继续动笔记录,“皇上,您说船头弹出两个小人,要雕成什么样子?有画像模板吗?”
  永乐帝一怔,“这个啊……”
  永乐帝看着落落大方、自信从容的阿雷,恍惚看到一个人的影子,同样的系出名门、公爵嫡长女、同样的天不怕地不怕,连年纪也是差不多的。
  永乐帝叹道:“朕十六岁就大婚了,仁孝皇后才十四岁。仁孝皇后十八岁时就和朕生了四个孩子,朕记得很清楚,她在大年三十除夕夜生下了第四个孩子汉王,产后虚弱,又恰逢父皇要朕去燕地就藩,从京城到燕地北京,千里迢迢。”
  “前头走水路还好,只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年久失修,只得频频上岸走陆路,马车颠簸,天气又冷,产妇孩子要保暖,又担心被炭盆烟火气熏着,唉,皇后一路受了不少罪,她原本是怀孕都敢策马飞奔的强悍妇人,之后到了京城休养一年有余才好些。”
  “在船上的时候,朕心疼皇后,夸下海口,说写奏本给父皇,建议重新疏通京杭大运河,倘若打通了河道,从南到北,两岸百姓都受益无穷,也方便运粮食货物运到燕地,平抑北方居高不下的粮价。”
  提到往事,甲方爸爸的深情都不一样了,眼神温柔得吓人,“皇后和朕约定,将来疏通了大运河,我们就坐船南下,舒舒服服的游玩,不用在陆地颠簸。一起白头,看大运河两岸无限风光。”
  “我们还击掌为誓了。”永乐帝双手一拍,“就像这样,掌心对掌心的发誓。现在运河已经疏通,粮食,木材昼夜不断的运往京城建立新都城,运河两岸重新焕发生机,靠水吃水,人民富足,可是……”
  永乐帝目光一黯,“朕的皇后向来言而有信,唯有这件事她失信了,违背了和朕的誓言。”
  没想到帝王居然也有脆弱伤神的时候,阿雷说道:“这又不是仁孝皇后想失约的,这不……没办法嘛。”
  “皇上的意思是船头两个准点出现的小木头人代表皇上和仁孝皇后,借此钟表寄托哀思,现实没有实现的诺言,在这艘船钟可以实现。”阿雷连忙转移话题,“民女将木头小人做的与年轻时的帝后有三分像,如何?”
  阿雷说中了永乐帝的小心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